科学发展的障碍何在?
(2022-06-04 09:35:33)分类: 随便科学 |
科学发展的障碍何在?
2022年6月3日
普朗克有一句名言:“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一断言被称为普朗克科学定律。难道科学的发展非要遵循普朗克科学定律?难道科学的发展非要重复演绎普朗克告诉人们的那种历史过程?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说:“有时候像牢笼一样禁锢人们的恰恰是以笛卡尔、牛顿等为代表的经典理论确定的惯性思维。”
本人在《那些动辄以讽刺挖苦嘲讽口吻指责自己同胞为“民科”的人的画像》中也指出:太多的人们“用外国人创造的已有知识建造一个牢笼,然后以这个牢笼为自己的居所。他们好像不知道,创造——创有和创新——知识,比知道和记忆已有知识更重要。因此,他们从不跨出这个牢笼一步。”
有网友对我的一则关于光的折射的短文评论到:“在目前的粒子物理学中,光子在标准模型里面是一种基本粒子(不是复合粒子),故光子没有更微观的结构。因此,光子不可能被撞碎,只能是由于光子与分子、原子相互作用,导致光子被吸收,再产生出新的光子”,应该就是不能跨出用外国人创造的已有知识建造的牢笼的表现吧。
看了这位网友的这一评论后,使我不能不感叹: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停滞在由传统知识传统理论构筑的大山面前而无法突破的。这不正印证的是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说的那句话的含义吗!
其实看一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自然现象,就知道光子不是被吸收的,而是被撞击碎成更多更小的光粒子、直至最终完全彻底分解为“热”——热粒子——的。
想一想吧,做汽车破坏试验,那车速就是每小时60公里,就能把车撞碎。而光的速度可是每秒三十万公里呀,这样大的动能带动光子撞击到大于它的物质后,居然能让光粒子完好无损,先生相信,我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好在我不相信,这才提出了光粒子可以被撞击碎的观点。希望先生为我的这一发现做证噢!
还有,传统知识传统理论还认为电子、质子、中子都是不可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的,这也是传统理论传统知识对科学的发展构成的巨大障碍。对此,我也予以了否认。因为这太容易用客观事实加以否认的。比如,我们面对一张纸,这张纸在我们面前那就是一张纸,除了是纸外,你看不出它还是什么别的东西。可是当我们点燃了这张纸后,它就不是纸了,而是光和“热”了。当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我们知道这张纸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因此,这张纸燃烧后变成的光和“热”的实质是组成这张纸的电子、质子、中子分解为了光和“热”,这难道不可以证明这张纸燃烧后产生的光和“热”不就是电子、质子、中子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的产物吗?这难道不可以证明电子、质子、中子是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被分解的吗?
而我的理论就是建立在电子/质子/中子/光子是可以自然分解(如燃烧、爆炸)这一基础上的。真的,如果科学不能突破电子、质子、中子、光子是不可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的僵死观念,仍然让电子、质子、中子、光子是不可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的僵死观念像万丈大山一样横亘在人们的面前,这科学真的是无法前行的,是只能止步不前的。其实,不只是电子、质子、中子、光子能否在自然条件下分解这个问题是被传统知识传统理论束缚死了的,还有很多问题也同样是被传统知识传统理论束缚死了的。
这也就让人不能不问:难道在关系到电子/质子/中子/光子是否可以自然分解的诸如此类的科学问题上,非要遵循普朗克科学定律?非要重复演绎普朗克告诉人们的那种历史过程?难道不演绎普朗克告诉人们的那种历史过程,这科学就真的不能进步不能发展?就只能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