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秦岭佛坪丹丹棕色大熊猫梁启慧动物吉祥杂谈 |
分类: 萱草世家(新闻) |
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技人员近日巡山时,发现了一只罕见的棕色大熊猫幼仔。据介绍,这是有科学记载以来世界上发现的第五只棕色大熊猫。
新发现的棕色大熊猫幼崽
据佛坪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梁启慧介绍,这只棕色大熊猫幼仔是 11月1日中午1时左右在保护区内大熊猫分布的核心地带三官庙地区被发现的。当时,梁启慧正跟另外4名工作人员例行巡山,当在竹丛中发现这只幼仔时,发现大熊猫身上通常生长黑色毛的部位,却长着棕色的毛。这是一只棕色大熊猫!工作人员立即把这一发现向管理局的领导汇报。
而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只幼仔的周围,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直在觅食和监护它的妈妈,大熊猫妈妈身上的毛却是黑白分明。“这是有科学记载以来所发现的第五只棕色大熊猫,也是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第四只。”梁启慧说。
“关于棕色大熊猫的成因,科学界尚无定论,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返祖说;一种是遗传说。返祖说是认为棕色毛色是一种原始的性状;遗传说认为它是隐性基因的纯合所致。”梁启慧说,“发现它时,它正躺卧着。虽然只有约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龄,体重约两公斤,尚不能睁眼和独立行走,但它的感觉能力极强,当有人试图靠近时,它就会发出尖利的叫声。”
目前全世界大熊猫有1000多只,分布在四川、甘肃、陕西的部分地区。秦岭地区大熊猫超过200 只,佛坪有100多只,是世界的十分之一,占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二分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0.4只,密度居全国大熊猫产区之首。同四川、甘肃地区相比,秦岭熊猫头大、额宽、咀短,身体健壮,毛色油亮;四川大熊猫体长最大1.4— 1.5米,佛坪最大1.7米,且分布着棕、白两色大熊猫。
有科学记载以来世界上第一只棕色大熊猫,1985年发现于佛坪自然保护区大古坪村,当时它身患重病,经全力抢救,成活后寄养在西安动物园,取名“丹丹”。
“丹丹”在西安动物园共繁殖两胎,第一胎产两仔,其中一只生下来就水肿死亡,另一只仅存活两天。1989年,“丹丹”又产下一只正常的黑白大熊猫,取名“秦秦”。“丹丹”于2000年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秦秦”成了“丹丹”惟一可以延续的血脉。但不幸的是“秦秦”没有留下儿女,就于2006年11月23日暴病死亡。“丹丹”的标本现存于佛坪自然保护区。
第二只棕色大熊猫是1990年2月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该区三官庙地区考察时发现的,它是一只成年大熊猫,但当工作人员试图再靠近观察时,它迅速消失在茫茫的竹海之中,再未出现。
第三只棕色大熊猫是梁启慧于1991年6月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光头山考察时发现的。同时发现的还有1只黑白色的成年大熊猫。黑白色成年大熊猫约75公斤,棕色大熊猫约15公斤左右,它们一前一后在海拔2600多米的南坡松花竹林中活动,被判断是母子关系。
第四只棕色大熊猫是1992年在佛坪周边的长青保护区发现的。
“棕宝宝”档案
体重:约两公斤
状况:尚不能睁眼和独立行走
妈妈毛色:黑白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