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华《平衡觉》之读书笔记

(2015-04-16 21:24:39)
标签:

育儿

分类: 读书笔记

平衡觉这一部分我至少看了五遍,前两遍看完一点感觉没有,到第三遍中那句“如果无法静下来察看四周,并且将周围的空间填满,那你就会感到恐惧害怕。”

 

这才开始给我一丝触动或者共鸣。然后决定去查阅其他关于这本书的解读资料,也就是耘妮博客里两篇相关链接,里面那个“内心平衡”的字眼撞击了我的眼球!于是带着这个词重看第四遍第五遍,挑着看第六遍… 开始动笔写这遍笔记时心里忽然有个想法冒出来:我自己本来就是个超级缺乏平衡感的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内心!这本来就是我的盲区,我当然读起这部分来会吃力,会飘着!这个发现让我有了对平衡觉的更大兴趣,可是我这周六参加不了读书会!!

 

 好吧,说说我对平衡感不成熟的领悟。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我们身体的站姿应该是挺胸抬头昂然挺立,应该是自然舒展的。我们的灵魂也应该是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存在着,因此我们要在所在的空间里为自己争取一个属于自己的感觉舒服的平衡空间。问题来了,怎么拥有这个空间?

 

艾伯特说有两个空间可以属于自己。 “寻找一个固定的参考点。这是为自己找到一个立足点的方式。有了立足点之后,你就可以进入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我把它理解成了我们每个人要先在某个空间里找到自我。比如说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我要先在这个环境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职位,让自己先有立足之地,也就是让自己把这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填满。接下来“然后站在某个点上。同时,我也跟其他人共处在这个空间里。”

 

用灵性我去协商将大家连接在一起。也就是当我们在这个新的工作环境找到自我职位后就开始运用自己的心智与同在这个空间中的人相处,真心对待以达到平衡,也就是将自己安放进这个空间里。不过,我在想如果我们的某些知觉受损或未被唤醒,我们就很难知觉到它人,事,物的存在,或者缺乏同理心,于是我们就不具备完好的灵性我,也就无法把自己安放进这第二个空间,于是就会失衡! 

 

由此,一个内在心灵情绪平衡的人,就会对自我以外的人事物有更公正客观的认识,就会产生美好的平衡愉悦的感受。同样,身心平衡的人更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平日里要先修炼自己,不要有太大的情绪起伏,不要面对孩子时自己变化无常。殊不知,大人内心和言行举止的矛盾,会使我们的孩子产生不协调的状态,影响身心平衡,更缺乏很重要的同理心。我们要尽力给孩子一个平衡和谐的家庭氛围,所以父母相处和谐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艾伯特说:“透过它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真实的三度空间。” 我说:“我会学着用灵性我去找连接点,然后协调平衡自我与他们,将自己恰当的安放在空间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