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水滴3月1号互助会记录

(2014-03-06 05:52:01)
标签:

育儿

分类: 父母会

第四章保护膜讨论部分记录

时间201431

记录人:小龙妈

 

一:偶剧及大家的反馈

故事是一个妈妈自创的,讲述一个小女孩如何得到一个小背蒌,又用那只小背蒌做了些什么事情。美丽又质朴。

反馈:

A:讲故事时的动作示范,比如孩子游戏时拉被子说关门

 

B:赞扬这次讲故事的氛围吸引人,很平静,有节奏感。提出建议:讲故事的时候应该和观众有目光接触。

 

C:(回应B)我认为讲故事的时候可以不看观众。判断标准是故事人是否沉浸在故事中,不用刻意互动。

 

D:看书是经常是粗略的,但是讲故事做出细节是能够吸引人。

 

E:讲故事时的人偶给人美的感觉。故事一直在叙述动作,过程,这也是符合小孩子的年龄段特点的,孩子动作多,少思考。

 

F:故事中的重复,以后孩子会模仿出来。

 

G:故事人很从容淡定。(讲故事人偷偷地说:其实我心里紧张)

 

二:三位分享人

 

ZHU妈:看书后思考怎么带孩子玩?跟孩子一起做家务真的很好,就试着与孩子一起愉悦地叠衣服,可是孩子叠几件之后就开始各种玩,先是想试穿那些衣服,后来干脆把自己脱光了,跳到衣服堆里,假装那些衣服是水,而自己是洗澡的人,把衣服弄得更乱了,妈妈无计可施,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BG妈:只谈谈自己的最近的感受。孩子在小水滴度过七天后,基本满意。入园后妈妈发现孩子对入园的态度是受到妈妈情绪影响的,妈妈放松,孩子就不会抵触入园。说明孩子对大人的情绪感受非常敏感。如此,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游戏中,心态要放松,要接纳。

 

DC妈:启动自己对温暖保护膜的观察,运用图景方法。想象出温暖的画面:阳光很温暖,有些淡淡的,水是柔软的,还能看到水中的微小生物......图景想完后就放下了。开始工作。妈妈选择自己最想做的工作——打扫卧室,孩子没有被吸引过来。然后打扫书房,仍然没有引起孩子注意。来到客厅,地上太多散乱的玩具,妈妈感到烦躁,和孩子聊了几句,但是孩子仍对打扫工作没有兴趣。妈妈继续打扫到干净。效果出现在第二天外出归来,一进门,孩子说:我们家好干净啊。妈妈感触:选择一件很小的事,观察自己如何爱上这件事,如何影响孩子。提到发怒时的觉知,不是对情绪完全的放逐。

 

三:团队讨论

 

M妈:BG妈说的情况在我家也有,孩子粘妈妈,撒娇,我们在接纳和拒绝之间徘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给予了温暖。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心酸,眼泪和幽默。

ZHU妈的实践很可贵,如果一个人愿意实践,进步就会很快,ZHU妈跟孩子一起做事情很好,但她遇到了困难,是因为没有给孩子一个界限,如何给孩子一个界限?比方可以说这几件是你可以洗澡(游戏用),其它衣服是妈妈要叠的“,一定要给她一个界限,界限可以很灵活地随时给出,妈妈需要界限来保护自己和场面。界限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件好事

 

DC妈:自己以前做事时经常忘了孩子,现在认为在自己认真做事的时候,应该时时关注孩子,孩子的事是第一位的。

 

M妈:ZHU妈可以顺着孩子的想象,以故事化的方式来划出界限。比方说孩子要脱光衣服假装洗澡,而你害怕她着凉,可以说,洗澡的人来到洗澡的房间,打开了灯暖,在温暖的光里洗澡,把孩子带去暖和的房间。

 

ZH妈:如何要求孩子扫地?生硬要求执行规则孩子不配合,读到书中的成人的想象力,给予孩子一幅画面,妈妈突来灵感有一天拿起扫帚唱:我的扫帚跳舞了跳舞了。奇妙的是,孩子真的立刻回应了,她也唱着我的扫帚也跳舞了!孩子主动的来扫地了。谈到母亲干活时的情绪态度对孩子的影响,ZH妈说,自己的妈妈干活是很粗暴,让自己感觉很紧张。只有在种菜时ZH妈才会感觉好一些。现在ZH妈不喜欢干活,干起来也很粗鲁,但是在种种菜这种事上还有好的感觉。

 

M妈:干着活陪孩子,找平衡太难了。

 

G妈:我不用干活,下班后专门陪孩子,陪的太多了也有问题,一旦不陪,孩子就不习惯。怎么办?妈妈就从很小的整理工作开始,和孩子一起整理,不让孩子迫于压力去做。想让孩子爱做什么,你自己就先爱上什么。

 

Y妈:六岁半的孩子对学习排斥,家长有时急躁。怎样用爱心建立规则,让他每天愿意学习?

 

M妈:华德福小学的做法是,1-3年级以玩为主,通过画,游戏,故事来学习。如果孩子有厌学,先要治疗厌学,给孩子知识时不能硬塞,只有他要,你才给。

 

DC妈:我特别爱学习,只爱学习不爱干活,畏惧实践。长大后这种感觉并不好,因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对孩子做家务没有要求,对学习挺重视,孩子通过学习来取悦父母。

(当时有很多人回应说,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M妈:我们做新教育,要注意一点,小时父母没有给我们爱和自由。长大后我们热爱新教育,这其实是对父母变相的恨。这会成为新教育中的一个隐患,不是新教育不好,而是我们有未解决的问题,所以大家要与父母和解。这样咱们对孩子的教育才不会偏离。

 

X妈:不必面面俱到。自己擅长某方面,就发挥某方面。不会做饭,爱收拾的人可以尽情收拾,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影响孩子。

 

A妈:艺术的空间能滋养孩子,可是家里是仓库式的房子,需要重新布置。全职妈妈很累,爸爸从来不帮忙,让妈妈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婚姻也动摇。妈妈认为环境,包括成人间的关系对孩子的自我影响很大,但是妈妈太累了,很无奈。

 

L妈:我能理解A妈,因为我和她一样,都是缺少帮助的全职妈妈。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最终出口,是妈妈本身要强大起来。

 

N妈:注意心态,转换心态,多看好的方面,积极的方面,比如孩子在长大。

 

X妈:我很羡慕全职妈妈,能陪着孩子,看着他长大。妈妈强大起来,孩子才会好起来。无论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永远不会对自己的育儿满意,会有愧疚,永远达不到完美妈妈。无论如何,心态要好,心态好,房间乱一点也没有关系。推荐看蒋佩蓉的书,看了之后会有放松的心态。丈夫在外打拼,回到家也希望得到放松;全职妈妈也希望从丈夫那里得到更多支持。

 

Y妈:正在感受对爸爸不帮忙的怒气。

 

Ying爸:家里妈妈工作三五年后全职,带两个孩子。YING爸认为夫妻关系最重要,妈妈在带孩子擦地的时候,爸爸坐着,如果妈妈有怨气,大家都会感到很大压力。你在这件事上有怨气,在别的事上也会有怨气。沟通很重要,对家庭事物要有共识,你对我有什么要求,什么事情你认为更重要,都可以沟通。事例:爸爸晚上有时去踢球,妈妈一开始不理解,说时间太晚,影响晚上休息。后来妈妈表示理解,爸爸深受感动。

 

ZH妈: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抱怨丈夫,后来学了两年心理学,最近小水滴的座谈会,使我认识到灵性在心理的上一个层面。以前总觉得丈夫缺点多,是个病人,而自己是比较健康的,后来悟到灵性使命后,意识到丈夫今生的灵性使命就是他的痛苦,而自己的任务就是接受他的痛苦。从此不再抱怨丈夫,结果丈夫也不抱怨妻子了。原来两个灵是可以对话的。两个人关系变好了。曾经在图景中,想象着对丈夫说:亲爱的,我爱你。

 

DC妈:话题是否太发散。

 

M妈:我们沟通时要注意对方想不想要。我们互助会的其实是一种演示,演示如何对待孩子,建立一种新的互动方式。在互动时要问自己,这种互动有益于对方吗?

 

Q爸:灵性来到人世间需要修炼,实际上,灵性不知道自己要修炼什么。我也有痛苦,但我想,不只是我要面对痛苦的问题,而是我要走出痛苦。别人都说我溺爱孩子,我特别放开了去溺爱孩子,孩子也在成长。我溺爱他,也因为他给我的时间是有限的。举个例子来说,送孩子去上学,从车上下来到幼儿园门口,孩子让我背着他,我天天都背着他,我心想:我还能背几天?结果,真的,过了几个月之后,有一天,孩子下车后说,爸爸,我想自己走,从那天开始他都是自己走了。(Q爸在此处用溺爱一词并不恰当,我观察过Q爸带孩子,他天生知道界限在哪里,他只是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拒绝了孩子而已)

自己在情感方面没有和别人的深度情感交流,我做人事方面的工作,在单位,被我开除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个,那真是开人不眨眼,但是和孩子的相处,改变了我。有孩子班里的同学离去,我会感到不舍,这也是自己在情感方面的成长。

 

ZA爸:以前我忙于事业,家务都是自己的孩子奶奶做。但是奶奶离开后,自己对家庭强烈的责任心就体现出来,我希望妈妈不要心里有抱怨,也不要以为我不做家务就是不爱家庭,我甚至可以为家庭牺牲事业,怎么会不爱家庭?60岁之后,我一定可以做家务,而现在我做不到。家庭是要讲分工的,家里的事情要分出优先级,打个比方说,你家里窗户破了个洞,西北风呼呼地吹进来,你是补窗户呢还是擦桌子呢?我会把孩子的事排到第一位上。当家务活实在没时间做时,有没有解决方案?有,可以请保姆做家务!不必为琐碎的小事纠缠。我不想跟妈妈挤在一个狭窄的厨房里一起做事情,因为很容易吵架,而我不想吵架。

 

M妈:这位爸爸的话很震撼我,我的脑海中有一幅温暖的图景,就是爸爸妈妈下了班,一起为孩子们做饭,边做饭边聊天,而这幅画面始终没有出现。这样我就会不满意老公,今天才知道,实际上是他对家庭的责任感表现不同。爸爸对事情重要程度的分级和妈妈是不一样的。还有,原来他不想跟我一起做事情,是害怕跟我争吵,他不想跟我有冲突,也不想伤害我。

 

四:点评

 

第一分享人ZHU妈看书后能行动,行动力很强。对孩子有无限的爱,需要界限。

 

第二分享人讲了入园经历,是位放松的家长。

 

第三分享人在从书上看到的和实际差距很大时,能够静下心来去体验改善过程。

 

团队讨论大家因为对孩子的爱而相聚,夫妻关系也是保护膜的一部分。

 

五:收获和期待

 

H妈: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是做了倾听者,要学会倾听和包容

 

Q爸: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家庭氛围的保护膜

 

Y妈:今天最大的收获是蒋佩蓉的接纳不完美。

 

DC妈:收获是发言时要考虑大家的需要,下周实践内容:全然倾听。

 

Q妈:今天最大收获是现场氛围,讨论热烈,乐于分享。下周准备看书。

 

A妈:在改善家庭布置,提高艺术性。下周继续布置。微笑洒扫不抱怨。

 

BG妈:我是放松的父母吗?这一个阶段放松,实际上也焦虑,今后要继续努力放松。

 

AD妈:上周布置工作房间,挂孩子的作品。进步是更放松了,早上不再象以前那样催促孩子。

 

YJ妈:今天来是倾听,孩子按时作息有困难。

 

YJ爸:认同夫妻关系的重要。

 

ZA爸:教育方法不同,双方认识层次不同,不易沟通怎么办?

 

ZH妈:语言沟通不易,要和家务活融为一体。

 

L妈:有孩子之后夫妻感情的变化是很多家庭都有的,孩子大了,要把伴侣和爱情找回来。

 

M妈:家,更好空间。

 

W妈:更圆润自然。

 

Q爸:自己也是只会学习,动手能力差,最大收获是这方面的。

 

六:总评

 

来到时M妈的热情让人很舒服,Y妈的准时很好,记录人怎么迟到了,时时响起的门铃声是干扰......

三位分享人重点不同,讨论氛围热烈真诚坦率,对自己内心的观察,分析,判断,也会给别人带来改变的契机。点评人要简要重复各人观点,建议在有较大触动是,适当增加时间,这样会对当事人有更多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