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阿多拉奶奶儿童观察工作坊笔记(二)
(2013-12-24 21:08:55)
阿多拉奶奶在课程中一直强调:“不要想着这是阿多拉说的……”,她希望大家不要教条。在这也把奶奶的忠告放在这篇分享日志的篇首,给同学们和朋友提醒。
阿多拉奶奶的课程信息量很大,全部来自于实际经验。在这里我整理出个人认为极具指导意义的部分罗列出来:
她讲对于0-7岁的孩子,不要跟孩子做过多解释,作为成人也不需要事事向孩子解释,如果家长总是跟孩子讲的过多,会破坏孩子的生命力(Life
force),孩子用来长身体的能量就会消耗在理解较为抽象的话上,奶奶说,我们其实只需要让自己提供一个正确的榜样让孩子去模仿。对于0-7岁的孩子,父母的主题是:模仿。
(小编:我需要做更多说明的原因,是我自己就是一个非常爱跟别人解释的人,因此再次提醒自己,也提醒那些自以为已经“知道了”很多的父母,更需去做,少说。)
很多父母会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开始自己做决定,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选什么课程、要不要参加家庭的活动等等,阿多拉奶奶说,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总让他自己做决定会让他的星芒体过早的降下来,孩子会听从自己较低的本质(lower
nature),最后往往会充满迷茫和彷徨,7-14岁的孩子需要权威,父母的决定即是孩子的决定,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选择(但是如果孩子坚持要的是合理的,父母也需要适当的满足),权威并不代表专制,孩子的内心一直呼唤着权威。7-14岁孩子的父母主题是:权威。
让我们学员们都记忆深刻的一个题目是:不要让孩子做“半成品“,半成品会降低孩子的道德,而作为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提升孩子的道德。鲁道夫·斯坦纳说过:”在道德上走三步,在知识上走一步。“我们每个独立的个体,其实就是内在的道德,向外的体现。没有在课堂中的朋友读到这句话可能会觉得很抽象。奶奶说如果在小学阶段,在教孩子编织的时候,如果有的孩子在学期结束时,仍然没有完成他的作品(对他来说完成困难或者他不愿意完成),会找班级里做的快的孩子帮助他完成,或者主班老师帮助他完成,在学校是不允许孩子把半成品带回家的。
(小编:今天下午在给奶奶展示一个中国孩子童年玩的游戏的时,我们组在玩一个“卖锁“的游戏,游戏中所有的小朋友都要说一段相同的童谣,然后做一个”穿梭“的动作,但是到了第三四个人时,后面的人为了把游戏时间缩短,省略了童谣的部分,直接做了动作,结果奶奶立即就说”it’s
a
mistake!“(这样做是错误的!),游戏结束时,奶奶说:”这是一个没有完成的游戏,是一个半成品,这样展示给孩子是不好的。“课堂中的同学们对这句话都有非常深的感受,半成品在内在会留下了一个不舒服感,会引起道德低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