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阿多拉老师儿童观察工作坊笔记(一)
(2013-12-24 21:08:03)
这是参加阿多拉奶奶儿童观察工作坊第一天的学习笔记。就像同看一本书,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版本,这篇学习笔记带有个人偏好以及不同背景知识积累引起的侧重不同的问题,也会存在个人对于课程内容理解的偏差,因此,读者以借鉴和了解来阅读更适宜,不过对于华德福的老师和感兴趣的家长,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另外需要补充的是:本文所言的儿童观察,也仅限于老师在第一天的课程笔记,并非儿童观察的全部。
长春清爽的天气,美丽的会场,在课程中,初见到满头银发的Adola奶奶,亲切极了,她穿着典雅、佩戴精致,既优雅而又俏皮,奶奶她说她昨天到了自己的住的宾馆后,第一个做的事情是,重新布置了下一房间,让这个房间有自己的感觉,在陌生的地方,花一点时间,一点心思,让这个环境变成是自己的,这个做法让人耳目一新。阿多拉奶奶八十一岁的高龄,却让人感觉女人味十足,散发着迷人的气质,给我这个同样是做女人的人一个不小的启示。
奶奶在课程的一开始先抛给了大家一个问题:观察儿童,我们一般是观察多大的儿童?大家纷纷给了一些自己的答案,阿多拉奶奶听完所有人得答案后,缓缓地说:“一般来说更多的是观察13岁以下的孩子,但个别青少年,我们也会去观察。”
“但为什么更多的是观察13岁以下的孩子呢?”
“因为比这个年龄再大些的孩子会有更多的自我思想和意志,这个时候要帮助孩子的时候,会跟孩子的自我的那个部分有碰触。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更直接的去影响。”
接下来奶奶花了很多时间讲了儿童观察的步骤及程序:儿童观察,一般来说在发现孩子有一些状况时,老师并不是直接的去做些什么,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至少几个月的时间,首先主班老师在确定已经获得了家长的信任再去做事。老师首先需要跟孩子的父母沟通了解孩子的出生前、怀孕、出生后、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为孩子写自传。之后要从孩子的物质体、以太体、星芒体、自我体几个维度来进行观察和描述。第三步是作为老师,问问自己是否了解了这个孩子的强项、弱项,问问自己:“我们要去改变这个孩子吗?“,当这些问题在心里是清晰而确定的,那么再开始最后一步,请学校中所有跟这个孩子接触过的老师开一个教师会议,会议中教师们要穿着整齐,会场要布置的洁净而美丽,这个做法是为了祈请孩子的守护天使的到来和参与,主班老师会在点燃蜡烛后,娓娓道来这个孩子的故事,之后每个老师也纷纷表达自己看到的孩子的一些特点和感受,当大家从不同角度来描述这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是非常立体的展现在大家眼前。大家探讨什么样的方式对孩子是最好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做些什么对这个孩子是最好的?答案随着集体的参与会慢慢浮现。会议一般1.5-2小时左右,在会议的结束时,老师会找到孩子出生日所在的那周的祈祷文(鲁道夫斯坦纳曾为一年的五十二个周写了祈祷文)颂读。奶奶说老师们在找到那篇祈祷文时,常常惊奇的发现文中曾经似懂非懂的内容在那一刻全懂了,而那一篇文章刚好就对孩子本然的部分有着很好的阐释和引导。
个人的学习感受是:儿童观察,不是一个人单纯的观察和审视一个孩子,而是带着敬畏和神圣去了解一个生命,是立体的感受这个孩子的需求和使命,从而给予他,真正需要的帮助。
前段时间读《马背上的男孩》是由一位叫路伯特·伊萨克森的旅行作家而写,作者同时也是一位自闭症孩子的父亲,书中真实而细腻的描述了他和妻子为儿子诺菀寻找医治办法的漫漫长路。他们最后在蒙古草原上得到一位萨满巫师的帮助,诺菀在巫师帮助后,能够开始独立大小便,使用坐便上厕所,并且之后不久,孩子开始能够接触到很多正常儿童,并且结为好友,这让他们觉得非常惊奇和感叹。不过路伯特也真实的描述道孩子仍然有自闭的症状,不过对于他和妻子来讲,他们允许和接纳孩子的选择,他说:诺菀既可以呆在他的那个世界里,也可以随时选择回到我们的这个世界与我们在一起,他可以做他喜欢的选择。这段话让我着实感动,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是不一样的,如果提升自我的意识,能够识别出孩子的背后的真相,对孩子、家庭、乃至世界都是有帮助的。汤奶奶讲到在儿童观察部分,会创造一个美丽的环境邀请孩子的守护天使的到来,我想萨满巫师一定也是跟诺菀的守护天使沟通了后,才真正的帮助到了诺菀。对于这一部分,传统唯物主义的人看了后可能会觉得不太能接受,我自己在读了很多年的书后,发现人的努力是一部分,如果能够借助自然和宇宙的力量,对于孩子的康复会更有助益。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