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中的官职数量
(2017-12-20 21:30:38)
标签:
周礼职官八职爵位 |
分类: 风俗通义 |
《周礼》中的官职数量
辛世彪
《周礼》通过记述职官及其具体职责,反映了上古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约成书于战国时代。
《周礼》全书共6篇,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大官府及官职命名:《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每篇各包括多种官职,每官之下又详载其人数、职务等。《冬官》亡佚,有目无文,汉人以《考工记》补上。
六大官府所属职官数量不一:天官,大宰及以下63职,主宫廷。地官,大司徒及以下 78职,主民政。春官,大宗伯及以下70职,主宗族。夏官,大司马及以下70职,主军事。秋官,大司寇及以下66职,主刑罚。冬官,百工30职,主营造。共377职,有明确职能记载者366职。据孙诒让《周礼正义》统计,前五大官府可统计供职人员为57079人,加上《考工记》人数,王畿内政府机构供职人员当有6万以上。
《周礼》官职有11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卿、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士(上士、中士、下士)。无上大夫,卿即上大夫。
各官府系列官职分为8大类,即“正师司旅府史胥徒”八职:一曰正,总揽全局之正长;二曰师,正长之副;三曰司,执掌一部门;四曰旅,执掌一专项事务;五曰府,保管档案财务;六曰史,负责文书记录;七曰胥,十徒之长;八曰徒,宫内勤杂。
这八职中,“正师司旅”皆有爵位,“府史胥徒”没有爵位,属于在官府打杂的小吏,地位低于下士而高于庶人,类似当今的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