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语的语法特征(一)
标签:
人文/历史文化杂谈知识/探索 |
分类: 印欧语言学 |
古英语的语法特征(一)
辛世彪
Albert C. Baugh & Thomas Cable 在《英语史》(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ifth Edition, 2002)中,从名词、形容词、定冠词、代词和动词的曲折方面,描述了古英语的语法特征。
1. 名词。古英语名词有数(单数和复数)和格的变化。
古英语的格系统比拉丁语和其它印欧语简单,只有四个格(four
cases):主格(nominative)、生格(genitive)、与格(dative)、宾格(accusative)。
(辛按:这与现代德语完全一样。但是,李赋宁《英语史》中说古英语还有一个工具格instrumental case,因此有五个格,见商务版1991年,第41页。Bruce Mitchell & Fred C. Robinson在A Guide to Old English 中也说,名词和形容词有工具格。看来,Baugh & Cable书中是简化的说法,为的是列出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动词的词形变化表时能够整齐划一。)
每一种格都有不同的词尾形式。以下是古英语stān (stone), giefu (gift), hunta (hunter)三个字的格变化形式:
古英语名词也有语法上的性(Grammatical Gender),但与自然的性别(natural sex)关系不大。例如那些表示中性(neuter)的词未必就是中性。另外,Stān (stone)是阳性,mōna (moon) 也是阳性,但sunne (sun) 却是阴性,这与德语相同。法语则相反,pierre (石头) 和lune (月亮) 是阴性,但soleil (太阳) 却是阳性。古英语有些名词的性不合逻辑。如:mægden (girl), wīf (wife), bearn (child, son), cild (child)这些词本有性别之分,古英语中却是中性,而wīfmann (woman) 却是阳性,因为这个字后面的成分mann (man)是阳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