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精神有光、灵魂有香的生命觉者——孙建锋《唤醒生命的对话》读后

分类: 对话教育 |
成为一个精神有光、灵魂有香的生命觉者
——孙建锋《唤醒生命的对话》读后
文/杨娜
两天的时间,《神秘园》的乐曲一直在循环播放,我在曼妙的旋律与舒心宁静中品完了孙建锋老师的著作《唤醒生命的对话》,掩卷细思,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唤醒生命的对话——孙建锋语文教学手记》一书分为文本解读、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课堂赏析五个部分,内容涉及语文教师怎样与文本对话,对话理念在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中怎样运用的方法策略。每一部分都有对当下对话教学理论的分析,有相关的教学案例,有作者的反思。书中,孙老师通过其锐思敏悟、洞幽贯冥的对话气场,直取教材的内在本质的精髓,细读这些文章,可以体验到一种巅峰的精神享受。
尤记得2015年9月20日,我有幸听到了孙建锋老师的创课——《注视美》与《最浪漫的事》,并获得孙老师亲笔签名的书《唤醒生命的对话》,由衷地高兴!读完此书,最大的感触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像孙老师这样的人,真正回归童心,保持着赤子之心站在讲台上,像孩子一样好奇而游戏地生活,以孩子般澄澈的眼光看世界。这真是一种稀缺的教育软实力!
《唤醒生命的对话》,最核心的对话理念是师生平等。孙建锋老师倡行师生平等对话,“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这从他书中教学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处细节都能感受到,哪怕教学中所承受的物象并不多,仅一抹淡烟、一丝微影、一缕屐痕,但都有着“意弥深,味弥远”的对话回响。用他的话讲“对话教学,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而是师生相互唤醒。唤醒沉睡的心态与精神,唤醒崇高的使命与责任,唤醒甄别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意识与良能,唤醒内心深处一个个重重的惊叹号!”
孙老师诗意盎然地描绘平等对话的良辰美景:“好课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平等对话。如果说滔滔河流是两山之间的桥;绵绵细雨是天地之间的桥;那么,浓浓情感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对话的桥。好课中,教师真诚地把学生看作心灵上的朋友,学生忘情地把教师当作灵魂中的亲人;教师眉开眼笑,学生眉飞色舞;教师欢声笑语,学生莺歌燕舞;教师柔情似水,学生情深似海。“心桥”飞架,对话变通途:心空月朗,凉风习习,地碧天蓝,襟怀若谷;话语涓涓而流,心门徐徐洞开。身置此境,话,谈清了;理,摆透了;情,交融了;心,贴紧了。情至理顺,精神漫游。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室不能点亮?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在孙老师看来,所谓唤醒生命,就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相互牖启。心走向神,不能安放,心走向物,也不能安放,一如鲁滨逊漂流到荒岛,孤零零一颗心,面向异物,何以安放?心走向心,才能找到安顿,找到归宿。好课注重的是学生心走向教师心,教师心走向学生心的过程,即教师与学生智慧相互牖启的过程”。这种相互牖启的过程,不就是唤醒生命的过程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孙老师是一个有诗意的对话教育的先行者与开拓者,他的诗意对话不仅体现在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上,更在于他身体力行的诗情对话上,课堂上,他常常“蹲”下来与学会对话,他说“师生平等,就是教师与学生目光平视,人格对等。”其实,所有的教育理念与信仰都体现在教学细节中,一个“蹲”字,足见孙老师对话格局的阔放与达观。
对我而言,《唤醒生命的对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慢慢走,细细读。含英咀华,玩味无穷。它给我充电,为我输血,它唤醒了我对教学生命再度解读——借用孙老师的箴言——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弥足珍贵。生命属于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依恋另一个生命结伴而行。从生命意义上讲:好课,就是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命,追求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教师与学生生命共同融入的好课,意味着教师那见功、望利的眼睛能和学生看山、看水的眼睛聚焦,那把弄柴米油盐的手能和学生调弄棋琴书画的手共舞,那踏破红尘的脚能和学生踏青、赶海的脚同步;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每一节课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追求一种简约而不简单,轻灵而不轻浮的教学艺术,而且要追求一种纯朴而不雕琢,创新而不因袭的美感。”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高贵的头颅对话,就是以情怀濡染情怀,以生命唤醒生命。《唤醒生命的对话》足以使一身疲惫穿梭于课桌之间的我,重燃生命的活力,成为一个生命的觉者,成为一个精神放光、灵魂有香的人,成为一个散发着精神贵族气度、魅力超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