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行记二十】凤凰之旅(8) 博弈·武·苗疆长城

标签:
旅游 |
提起长城,大家马上会联想到中国北方那座巍峨起伏,雄伟壮丽的长墙,用以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防线。不过,在中国南方的湘黔边境,也有一座长城,又称苗疆边墙。
这是一段段历史沧桑血与火的见证,这是一道苗族人民抗争命运的永恒纪念,城墙上沉默的石头若能说话,都会沉重地呛出你的眼泪。在这里,只能用心感悟与触摸。苗疆长城,深遂的岩缝里刻录着历史的记忆,倾诉了湘西土著民族的千年孤独。
明清以来,湘西就是一块官兵冲突与苗汉争夺交织的地盘,凤凰城原是湘西镇压守使与辰沅道的驻地,戊卒屯兵以镇抗苗民,一度是湘西议政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远近四方修筑了众多小规模的碉堡、屯、城堡和营讯,成百上千,分布在湘西边地的大小山头。苗疆长城,即是当时明清王朝为了隔离纯苗区的苗民的反抗斗争,在此修筑的意在隔离和封锁的边墙。殊不知,当他们在人类的大地上筑起这道墙的同时,也在人心中树起了一道墙,大地上的墙是有形的封锁,人心的墙才是真正的无形的隔阂。
凤凰苗疆长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全长190公里,绕山跨水,似一条巨龙盘绕在湘黔边境的崇山峻岭,有“苗疆万里墙”之称。苗疆长城在早期发现后,曾有学者把它和北方长城拿来进行比照。对比结果,学者称其为“南方长城”。现在所能看到的苗疆长城,是在以前的苗疆长城旧址上复建的,我们还依稀可见当年的一些残垣断壁和烽火台,回想苗疆长城过去的雄伟和风采。
苗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在不断的征战中博弈谱写着生与死的民族史。明清两代仅仅300多年间,在这四季同春、草木同绿的城墙内外,发生的大型战争就有36次,平均不到10年一次,次次战争皆积尸成山血流成河……在和谐的时代,已经无法体验战场上那种非生即死的血刃之争了。但透过苗疆长城这石块石板,层层叠叠,犹如一页页的巨型厚纸,最后被装订成了一本本重量级的大书,随意地摞在山峦的高地上。这里的每一寸泥土下都埋着不死的魂灵。在这里,能寻到我们永远都不应丧失的东西:冲向利刃的勇气,浸染飞雪的气慨。它的庄严、沉着,喻示着它的霸气、磅礴和气度,以及遗世独立的尊严。
一座古城尚在,一个王朝却消亡了。当历史的硝烟散尽,只有这堵墙,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出,成为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的斑驳见证。而今,这古老长城的高高楼台上依然旌旗烈烈,依然响彻着当年的森森号角,每一块被岁月浸染的古城砖依然冷冷如冰,诉说着当年的血雨腥风。还有,那横卧在山顶的苗王大刀,似乎在永远见证着勇者的峥峥铁骨!这屹立于山山岭岭的苗疆长城哟,看上去只是些普通砖石的组合,可它凝聚的却是凤凰各族人民的精神魂魄!
岁月流逝,风雨剥蚀,一次次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厚重的边城文化。“棋行大地,天下凤凰”那镌刻于苗疆长城上的遒劲有力的大字,那左右穿行的世界第一棋盘,不正是几千年的棋文化和武术精髓与凤凰山水人文的完美结合和演绎吗?
历史和硝烟已成过去,苗疆长城将撩起人们对历史的无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