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行记二一】凤凰之旅(9)· 哭泣的凤凰

标签:
旅游 |
一段远去的回忆,一页野性而斑斓的史诗,古韵悠悠的凤凰正逐渐成为远去的家园,水墨画式的自然风光与千年沉淀的人文气息,如今正被日益商业化的气息所掩盖,被金钱的铜臭所逐渐腐蚀。在凤凰,欣赏绮丽的青山绿水的同时,写意、浪漫的心境,被那涅槃哭泣的凤凰之神所破坏。
卖花的小女孩拉着与我同行的朋友的手不让走,听到几个朋友的诉苦,颇感惊异,那么小的孩子本应在学校读书的年龄,竟然以年龄的幼小、顾客的同情心干起来强卖的营生,那腐蚀的纯洁岂是几个银子所能换回来的吗?在古城墙边,看见一个游客和一位背着竹背篓的女子合影,合影后游客转身要走,“哦,大哥,你还冒(没有)把(给)我钱呢?”诧异的游客颇不好意思的问:“多少钱?”“一块钱。”“嗯,好,谢谢你。给!”还看到从桥头下来的时候,有一个阿嫂一直跟着一位游客,殷勤地向他推荐了一家一家的旅馆。据了解,那位女子是招揽生意的人,她介绍旅客住宿,店老板要拿介绍费给她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样,旅客就要多付钱。如果时空换到《边城》中翠翠那个年代,或者是五六年以前,沈从文会听到来自家乡的这种声音吗?
时代变了,凤凰也在变,变得越来越有商业味了。当年在中国生活了将近六十年的新西兰作家艾黎曾说:“中国有两个美丽的小城,是一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艾黎不在了,可小城依然在;古城改造了,小街也变得艳丽了。看到那沿江两岸逐渐亮起来的红灯笼,那古城商铺门口喜庆洋洋的门楣、装饰物、彩灯和广告招牌、画面与用语,无语。感觉到小城的美丽,应远远不是在悬挂沿江的灯笼美艳上,不在修建整齐崭新的牌楼穿梭中,不应也不全是卖着古玩、旧物和游人纪念品的小街,更不应将她和所有开放的旅游城市与景点地一样,用人为的俗气去装扮和夸张她的门面。
另外,当年的老宅——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掩盖在周围的建筑之中,显得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就是凤凰城的首富的大宅——崇德堂,在其他仿古建筑的村托下也显得有点寒酸。现代人有钱以后,房子盖得的是一个比一个高大、宽敞,而那些古老的建筑只能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地向人诉说着自己的悲凉。
小城的美丽,应依然在她的沱江河面上,依然在她宁静的山谷中,依然在她淳朴的乡民和带点“匪”性的神秘文化承继里。没有人为的刻痕和斧凿的景物,没有拥挤和喧哗的市井,没有明显商业的算计和欺诈,保持着清洁、宁静、原始和淳朴,这样的小城,当与另处精雕细琢的景物区别开来时,那才是美丽的,是内在的美丽。
可是会有吗?找得到吗?我又想起《我在天山》一文中提到过的一句话:“旅游者走到哪里,人类的文明就破坏到哪里。”如今的商业之风,已经悄悄渗进到这块古怪的土地上,除了山、水、空气、桥、渡口、碾房、吊脚楼、老屋、旧居、苗鼓没有变,还有什么不变的呢?这块土地上的小城还能延续其美丽吗?
商业化的古城哦!涅槃的凤凰在哭泣,身处其中的凤凰人与决策者们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