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古人的养生智慧

(2006-12-14 16:12:43)

冬三月的调摄

顺应冬藏之道

http://www.dfg.cn/gb/ssht/ys/img/8-dsy.jpg

冬季三个月,起于立冬,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止于立春前一天,是国人很重视的养生时令。现恰逢隆冬季节,我们特撷取《素问》和《内景经》中的段落以飨读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奇,此冬季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是说,在冬三月时令,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许多动物已入穴冬眠,不见阳气。人在这时也应顺从天地都处于闭藏状态,不要扰动阳气,应早睡晚起,以等待日光,去寒就温。在精神上,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好象获得了自己渴求的东西,非常珍惜它,把它很好地藏起来一样。适宜住在缜密的房间里,温暖衣衾,去躲避严寒,保持自己身体的温暖。但是要注意不能让皮肤过度温暖而使之疏泄出汗,从而损伤其体内的阳气。一定要忌房事。

不要去顶冒触犯寒风,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恐怕寒邪引起感冒,引起咳嗽逆气,麻痹昏眩等病。冬季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年人多有上热下冷的毛病,不适宜洗澡沐发。阳气此时于内处于蕴藏的状态,如果用汤火去逼,必然出大汗。高年骨疏肉薄,容易被外感触动,引起外疾,不要过早出门,以免被霜雪所犯。

这就是着重于「冬藏」机理的养生之道,是应该遵守的。假若违背了这种养生原则,就会损伤肾气,在春天到来时就会产生一种手脚软弱的痿厥病,这样就会使春季里人体本来应该蓬勃生长的生机大大下降,或产生许多疾病。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瘟」,这就是在冬季里养生不当的缘故。

此外,在冬季还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冷热。适宜冷到极点才加棉衣,应逐渐加厚,不应一次就加很多,加到刚好不冷就行了。《书》说:冬天里,如果忽然感到很热,不要免强忍受,否则到春生时会导致时令性疾病(温病)。也不要常常烤火,用大火取暖,尤其使人受损伤。手足都直接与心相连,不要用火烤手,会引火入心,使人烦躁。调理饮食,不可多吃烧烤炙煿肉面馄饨之类的食物。性冷的药治不了热极的病,性热的药也治不了冷极的病。这是因为水导致湿,火导致燥的缘故。

在平时食味方面,适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造成心脏生病,所以适宜养心。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善摄自己,就是让父母释怀的第一步。

学习古人的养生智慧,用于照料父母和家人,更是人生的乐事。

恭颂大家健康平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