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金庸(二)

(2022-12-06 09:47:50)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我读金庸(二)


(1)

       《神雕侠侣》第一部,金庸著,三联书店1996年11月初版,1998年4月重印。

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因为抗金失败,愤而躲进一座古墓当中,他自称“活死人”,不肯出墓门一步,意思是虽生犹死,不愿与金人共居于青天之下,也就是不共戴天的之意。古墓派的创始人林朝英爱恋王重阳不成,自己占据了古墓,创立了古墓派,并且规定,凡是得她衣钵真传之人,必须发誓一世居于古墓,终身不下终南山,除非有一个男子心甘情愿的为她而死。林朝英死后,经过她的丫鬟将她的武功传给了小龙女。

小龙女爱上了杨过后,曾经几次离开过古墓,但是,又几次伤心的回到了古墓中。回去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人心险恶,远不如在目中活的轻松、自由。

其实,人间何尝不是一个大坟场?甚至,还不如坟场干净、舒适,而且自由。生活在古墓中,远比生活在人间幸福得多。这个道理,自古皆然。那些隐居在野山之中的高人们,个个都是古墓派。当然,古墓派并非仅仅隐居于古墓中,他们为了躲避社会的黑暗,隐居于那些人迹罕到的地方,他们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不肯与之共居于同一块蓝天之下。 当然,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人们,未必都会躲进深山老林中,而是大隐隐于市,心远地自偏,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修为自己,过着一种清净的生活。这种人,也可称为“古墓派”,不仅古已有之,今亦有之,而且于今为烈。 

                                        (2)

     《神雕侠侣》第二部,金庸著,三联书店1996年11月初版,1998年4月重印。

在绝情谷中,偏偏生长着许许多多的“情花”。花瓣的颜色鲜艳无比,似芙蓉而更香,入山茶而愈艳。此花可食,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熏熏然的酒气。但只要你咀嚼几下,却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待要吐出,又觉不舍;若欲吞下,又难以下咽。花树上有刺,稍微疏忽就会被刺破手指。情花的果实,青红相杂,丑怪极了。公孙绿萼介绍说:情之为物,也是如此:入口香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万分小心,也难免为它所伤;它的果实也是如此,十个果子九个苦;即便也有甜的,在外形上也看不出来。有些形象奇怪的,味道倒甜,可是难看的又未必一定要甜。

这番比喻倒是蛮有意思,说尽了人间爱情的种种酸甜苦辣,当为世人诫。

                                      (3)

《神雕侠侣》第三部,金庸著,三联书店1996年11月初版,1998年4月重印。

本部有一个未正式出场的人物,叫孤独求败。此人剑术天下无双,号称“剑魔”。之所以自号“求败”,应该是剑术到了天下无双的地步,已经不可能找到一个与之切磋剑术,或是比武的对手。走遍天下欲寻一个战胜自己的人而不可能,那么,他感到了无敌的寂寞与孤独,最终只能在孤独的抑郁中死去。这是一种何等的寂寞啊?就像东坡诗里所说的“高处不胜寒”。所以,人生最好不要做到完美无缺,完美无缺了,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实际上人也做不到完美无缺,就像本书中的“孤独求败”始终未出场一样,实际他也出不了场,因为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物。古人云:‘天外有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全真教内部,曾经发生过一次政变。

赵志敬是全真教的大弟子之一,他人格低劣,武功平庸,却有着一颗不安分的野心,时刻觊觎着全真教掌教的位置。他也知道,凭着自己的威望与能力,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自己的;为了达到目的,就想开了歪主意。他利用掌握了全真教继承人尹志平的一个道德污点(在小龙女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与之发生了性关系),妄图掌控尹志平,并进而达到夺取掌教的目的。同时,他也清楚,仅靠这一点还不足以服众,就利用外部势力对教内人进行高压与威胁,以背叛的手段拉起了蒙古人这面大旗来做自己的虎皮。

在全真教掌教交接仪式上,尹志平被举为全真教掌教。这时,蒙古大汗自作多情的派特使来宣布“任命”,但却遭到了全真教众人与尹志平本人的拒绝:“敝教掌教丘真人坐关,现由小道接任掌教,蒙古大汗的敕封,非对小道而授,小道不敢拜领。”赵志敬出于不可见人的目的,别有用心的主张要接受蒙古人的敕封,理由是“可见本教日益兴旺,连蒙古大汗也不敢小视咱们。”并威胁说:“终南山是蒙古该管,咱们的道观也在蒙古境内。若是拒绝敕封,眼见全真教就是一场大祸。”有人反驳说:“咱们若受敕封,降了蒙古,那便是助纣为虐。”更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谁帮蒙古人说话,便是汉奸。这时,赵志敬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他暗地里威胁尹志平,要他主动交出刚刚才接任的掌教权利。尹志平怕自己的污点被赵志敬当众揭发出来,毁了自己一生的名誉,只好选择让步,宣布:“我教眼前面临大祸,小道又做了一件极大的错事,此刻追悔莫及,纵然杀身之谢,也已难以挽救”,“我反复思量,只有赵志敬师兄才识高超,能带同本教渡过难关。各位师兄弟务必捐弃成见,出力辅佐赵师兄广大本教。”

赵志敬见到机会来了,赶忙宣布“有请蒙古大汗陛下的‘天使’。”他的行为得到了大多数全真教道人的反对,赵志敬也大怒:“你亲口答应了不受蒙古敕封,我才把掌教之位让你,为何转眼之间便出尔反尔?”此时蒙古人已经紧紧的包围了上来,尹志平等人被绑了起来。赵志敬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强烈的反抗,一场大战由此而起。在各路英豪的帮助下,粉碎了由赵志敬发起的这场政变,蒙古人被打退了,赵志敬本人也被扣在巨钟之下,被蜂蛰死,落了个无耻的下场。

历史的经验证明,利用外国势力取得的政权,绝对不得人心,最终逃脱不了被推翻的命运。

                                      (4)

《神雕侠侣》第四部,金庸著,三联书店1996年11月初版,1998年4月重印。

当几位武林高手赶到华山,准备再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却惊异地发现,论剑的地方早已被人占了:几个武林的无名之辈聚在那里,也在进行“论剑”。无名之辈总归打不过武林高手,那几个人灰溜溜的被赶跑了。

这“华山论剑”,是武林界切磋技艺,并进行英雄排座次的地方。但是,既然有了名的成分,也就自然的变成了名利场。凡是有名利的地方,就难免人人都向往,更有人跃跃欲试。可是,什么人能够到华山论剑,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入门资格标准,所以,想去的人就都能去。就像如今的各种大赛、评奖活动,都想从中谋点私利。华山论剑与其唯一不同的是,不收参赛费,评选也不搞暗箱操作,最后要看谁的武艺最高强,弱的自然会被强的打下台来,能打才是硬道理。如果没了最后这一点,这剑论不论也就没大意思了。

傻小子杨过有福了,几乎所有遇到的武林大师都肯无条件的传授武功,几乎遇到的所有姑娘都会毫无例外的爱上他。他与小龙女爱的死去活来,却丝毫不影响他与其它女性打情骂俏,那些女性明明知道他心有所属,却依旧死心塌地的爱着他。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换个角度说,杨过这样好命的人到哪里去找?说到底,这样的人,也许只有在文学的想象里才存在。说得难听一点,杨过不过是作家意淫的产物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