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高官的时候,带的现金不多,老伴想取点钱出来。我与老伴的工资卡都是农行,问过好几个人,说高官没有农行的储蓄所或代办点,要取钱只能去二十里外的淮镇。大姐夫说,高官大桥的南头,也就是乡政府北面,有个小铺,那儿有自动取款机,可以到那儿去取。
下午,刮了几天的风终于停了,天气还不错。老伴就说到外边转转,找找那个小铺,取点钱出来,顺便也买点药,我吃的降压药不多了。我说我的手机屏膜也坏了,看看能不能换一个,索性一起办了。于是,就走出门来。
果然秋深了,阳光柔和了许多,照射在脸上,痒痒的,很舒服。已经下过霜,马路两旁的花花草草,即便没有被打死,也不再似夏天般的鲜活;树叶已经开始由绿转黄,微风中时不时落下几片,飘飘扬扬地顺着风出去老远,缓缓落在地上。
由于防疫,人们不再聚集,街上人不多,都是像我们这样,有事才出门。老伴在一家药店前买药,又要身份证又验健康码的,很繁琐,我有点心急,就自顾前走,想找一找修手机的地方。过了桥不远,就是高官乡政府,附近有个挂着“环球通讯”牌子的门市部,心里感到好笑,身在高官,胸怀全球,现在的庄稼人也颇具情怀了。
推门进去,店里只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戴着口罩,也看不清模样。我问能不能换手机屏膜?他说能换。我就把手机交给他。看来他对业务也不怎么熟悉,问我手机的型号,我说我也不知道,闺女给的。于是,他就打电话给他儿子,真正的店老板。问明了情况,他就开始换屏膜。突然手机响了,是我的。老伴买完了药,寻我不见,就打手机找我。往门外一看,她就在离这儿不远处。我赶紧招呼她过来,她说,取款的就是这家店。我一听就笑了:还真是巧了。
手机膜刚刚贴好,年轻的老板回来了。老伴倒是先认出了他,原来就是前几天给我家电视安装机顶盒的小伙子。既然是熟人,说话就随便了许多。聊了会儿天,我就问:“你这儿是不是能够取钱?”他说是,问是哪个银行?我说农行。老伴把银行卡递过去,他却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取钱是要收费的。”我一听收费,有点吃惊:“取钱还收费?”他解释说:“我这是私人买卖,肯定要收费的。”老伴问他怎么个收费法?他说取3000元收5元,取5000元收10元。如果是中行的存款,就不收费,但前提是必须是在他这儿存的。
他这一说,我更吃惊了,私人店铺怎么还负责存钱?老板他爹先说话了。他说因为高官乡没有储蓄所,他负责中行储蓄已经二十多年了。我说,原来不是每个乡都有储蓄所,而且,每个村都有代办点吗?他说,原来确实有过,但是都撤了,因为养不住。我还是不明白:全乡好几万人,养一个储蓄所还养不住吗?再说,银行最重要的一条宗旨就是便民。作为一级政府的所在地,居然连个储蓄所都没有,老百姓取点钱就要跑出去二三十里地,该是多么不方便啊?服务三农,就是这么个服务法?作为私人,当然没义务免费替银行代办,收点钱似乎也说得过去。老百姓如果有怨气,要发脾气也得冲着银行发,与人家店铺老板说不着。不过有一点:作为一家私人店铺,居然代人存款,安全吗?如果是银行的代办点,起码应该有个招牌,有个营业证吧?否则,我凭什么信任他?
爷儿两个一直鼓动我在此存款,并且许了许多优惠条件。说实话,我即使真的有钱要存,也不敢在此造次。所以,我故意岔开话题,要他赶快取款。他有一台自动取款机。我把银行卡的钱给他转过去,他给了我10000现金;不,9980元,其中,扣除了20元的取款费。
回来的路上,老伴还在为那20元的取款费耿耿于怀。我说:起码咱见识了取款收费的新鲜事吧?虽说花了20元,总比跑出去老远取钱要方便一些吧?
天有点晚了,走在街上,风有点凉。气象台预报说,今晚降温。
2022,11,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