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啥吆喝啥

(2021-12-30 00:07:54)
标签:

历史

分类: 杂谈

                                                   ---读《说苑》(9

    我上学那会儿,正是"读书无用论"大兴其道的年代。毛主席说"学制要缩短",所以,只念了五年小学、两年初中。后来,回到生产队务农,可又不甘心一辈子修理地球,所以,做起了文学梦。每天下地,随身背的柳条筐里,总是放着一本书。这让很多人看不惯。生产队长是我的本家,他和我的父母说起我的不安分,最后,以教训的口气对我说:"得干啥吆喝啥。"

    只所以提起这件旧事,是近读《说苑》子罕相国的故事,使我突然对生产队长的那句话,有了新的认识。说实话,当时对他的话我是颇不服气的,可现在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还真是有几分道理。

    春秋时,子罕任宋国国相。他对宋君说: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治乱,全在君王所施行的赏罚。,奖赏好人好人就会受到鼓励;刑罚坏人,坏人就会受到禁止。奖赏之类的事,是人们所喜欢的,君王您自己施行它;刑罚之类的事,是人们所憎恨的,我请求承担它。宋君一听,很高兴,就说:好吧,你专管那些人们所厌恶的事,我来施行人们所喜欢的事,这样,我就不会受到诸侯们的取笑了。

    子罕的心机是很深的。表面上看,他把讨好的事让宋君管,把挨骂的事自己承担着,是一切出于公心,为了宋君着想,维护君主的形象,实际上,他把刑罚大权都揽到了自己的手中。宋君在自以为得意之中,不知不觉将大权拱手让了出去。果然,人们都知道生杀大权掌握在子罕手中,于是,就纷纷讨好他,依附他,结果,不到一年,子罕就赶走了宋君,而自已独揽了全部国政。故而《说苑》的作者感叹道:"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借人。'此之谓也。"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鱼儿不能离开水池,国家的权柄不能交给别人。否则,大权就要旁落,直至江山易主,最后,自己也被赶下台来。在这里,做为君主,有两点教训是深刻的:

    首先是在其位,要谋其政,也就是我们生产队长所说的"得干啥吆喝啥",既不能投机取巧,也不能偷工减料。做为国君,你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你只顾充当好人,却把另一半权利交给了别人,就等于是让出了半壁江山,使一天有了二日,一国有了二主。你在那里乐而忘忧,他却在背地里网络人心,结党营私,连拉带打,排除异己,当他一旦羽翼丰满,将你从龙床上掀翻下来,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其次,"老好人"不见得有好下场。将得罪人的事交给别人去做,自己专管讨好人的事,是典型的"老好人"观点,也说明他的平庸无能。而且一般说来,奖赏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有,当然更好;没有,也无所谓。但刑罚就不同了,它关系到下属的荣辱兴衰,乃至生死存亡,是通向天堂或地狱的不可逾越的关卡,谁敢等闲视之?人们一旦知道这种特权都把持在一人手中的时候,自然就会主动地去亲近他,攀附他,而对有名无实的儡傀君主,肯定是敬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下,君王早巳被驾空,被赶下台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干啥吆喝啥",否则,一旦被逐,悔之晚矣。到那时候,就是说下黄天表来,也不济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勿食谄人言
后一篇:舍命羊肠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