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秀才遇见兵

(2021-11-05 00:05:35)
标签:

历史

分类: 杂谈

                                            ---读《魏书》记 33

    中国有句俗语,叫"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所谓秀才,指的是文人;兵呢?当然是那些愚钝不堪的赳赳武夫(虽然,这种说法对真正的兵来说是不公平,甚至是一种侮辱)。可是,如果真的秀才碰上兵,左右纠缠不清呢?与他们说理吧,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任你说破嘴皮子也没用;与他们硬碰硬吧,一是于事无补,二是一旦把他惹恼了,他发起脾气来,是不讲究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轻者让你受点皮肉之苦,重者推出去斩了,说什么你的脑袋也长不出第二颗来。这倒不仅仅是什么怕不怕死的事,而是还有个值不值的问题。

    我觉得,北魏名臣崔巨伦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崔巨伦,字孝宗,《魏书》说他"历涉经史,有文学武艺",是个文武全才。他在殷州为长史、北道别将时,适值葛荣自称天子,立国为齐,年号广安。葛荣攻破殷州后,听说崔巨伦的才名,想叫他做黄门侍郎。崔巨伦当然不会与他同流合污,为虎作伥,可他又不能与葛荣硬顶;因为葛荣已经对他高看一眼了。至五月五日,葛荣会集群僚,令崔巨伦现场赋诗,以观其才。崔巨伦虽"心恶之",但表面上又不能不做出顺从的样子来,就写了一首五绝:"五月初五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明眼人一看就是首揶揄之作,但让不懂行的人看来,又是粗俗之作。果然,崔荣认为他是浪得虚名而罢。崔巨伦遂"以此自晦,获免",既保全了自已,又没吃眼前亏。他所表现出来的,既有对葛荣的蔑视与不屑,又有机智而不失幽默的生存智慧。

    类似这种充盈着生存智慧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宇宙锋》里的赵艳蓉不愿进宫当胡亥的玩物,便以装疯来躲避皇上和父亲的相逼;勾践以卧薪尝胆来换取复国报仇的时机;梅兰芳为了不给侵略者演戏而蓄了八年的胡子......诸如此类,都是在保全自已性命和尊严的前提下,而渡过了难关。其实,我们身边不也经常发生着这样的事情吗?假设你遇到了一个不学无术的上司,他的话不能不听,可又不能真听,起码是不能全听。听他的,事情就会办砸了锅,甚至要误大事;不听吧,他又会打击报复,给你小鞋穿。在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办?没别的好法,只能装疯卖傻,先把他应付过去;一转身,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自已就亲身经历过这么一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一家文学报社工作。党的生日前的一天,主管报纸工作的领导来到编辑部,说要审阅庆祝七一的稿子。大家都很着急,因为他根本不懂文学,一旦他枪毙了哪篇稿子,岂不误了出报日期?一位编辑急中生智,从废弃稿中拣了一些有关的稿子让他看。他煞有其事地看了一会儿,连声称赞"不错,不错",就走了。他一走,我们都笑断了肠子。

    所以说,如果生活中真遇到"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时候,你不用同他强争或硬顶,也不要恋战,不妨放灵活一些,搞点迂回战术,曲线救国,也就是邓小平君的"不争论主义"。你只管做你应该做的,只要事情做成了,做好了,就任谁都不会拿你怎么样,毕竟胜者王侯败者贼。事后,那"混蛋领导"虽然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但他拿你也毫无办法,因为他也知道,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望槛兴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