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肖泰
肖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273
  • 关注人气:3,7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可恃,物可傲

(2021-08-06 03:57:17)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谈

    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里,恃才傲物属于贬义词,是指自负其才而傲慢,词语出自于《南史,萧子显传》。萧子显,南梁人,曾官至吏部尚书。此人有大才,因而颇为自负,很少有他看得上的人。平时见了各级官员,从不答言,只举扇一挥而已。偏偏皇帝喜欢他,所以众人也奈何不得。他死后,家人请求谥号,简文帝手诏: 恃才傲物,宜谥曰’”。此时的恃才傲物,其实是褒奖的意思,只是到了后来,不知为什么变成了贬意。

    萧子显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明主。其实,在中国,恃才傲物者大多不得善终,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三国时的杨修。杨修也是个极聪明的才子,曾为曹操主薄。曹操 虽然嘴里称赞杨修的才能,承认尔之才思,敏吾之十里也,心里却嫉妒得要死。曹操率兵攻打汉中,连攻不下,于是,曹操陷入了尴尬境地:进,不能胜;退,又恐人嗤笑。正犹豫之间,下人送来鸡汤。操看见碗中的鸡肋,心有所思。正值有人入帐,请示夜间口令,他随口说道鸡肋。杨修听说此事,立即吩咐随行人员 收拾行装,准备回程。人问其故,他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曹操被杨修说破心事,仿佛光腚站在众人而前,怎不羞恼成怒?于是,扣了个扰乱军心的罪名,把杨修杀了。

   才如杨修者,下场大皆如此,只一个恃才傲物,便要了自家性命。其实,仔细想一想,确实挺冤的。别说有才之人还能为国家或主人做贡献,即使是没做贡献,也罪不至死啊!恃才,毕竟有才可恃;傲物,傲是傲了,对物有何妨碍?进一步说,恃才傲物又碍别人什么了?无才可恃的人自然无资格傲物,可他对别人对社会又 有什么益处呢?

    恃才者为什么不能见容于世?其实无非因为两点;一是遭妒,二是异端。先说遭妒。其实,妒忌之心,人皆有之,关键是自己要把握得好。看见别人,胜过自己,心里不舒服,这是正常现象;倘若见贤思齐,赌气之下,发奋努力,胜不过他不死心,这才是正道;倘若看见别人胜过自己就眼红,武大郎开店——比自己高的人不要,想方设法要把人家除掉,以避免自己的露怯,这种做法,就显得太不厚道,甚至是可鄙、可耻复可怜了;其次是异端。社会就像是大海的潮水,容不 得岸边有棱角的石头存在,除非石头都把棱角磨去,最后成为一只圆滑的鹅卵石。鹤立鸡群,鹤必然成为被鸡攻击的对象,必欲天下之鹤统统变为柴鸡而后快,哪怕 这只鹤对鸡没有形成半点危险与不利。说穿了,仍是一个字在起作用。

    现在高喊构建和谐社会,何谓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人存在(恶人除外)。和谐不是刀削斧剁式的整齐的大一统,应当允许个性的张扬与 发挥。海滩上铺满了圆滑的鹅卵石,和谐倒是和谐了,可也只剩下被千人踩万人踏的份儿了。精神文明也好,八荣八耻也好,都少不了宽容二字,否则,多么和谐的社会也只能是伪和谐、假和谐,与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只能是南辕北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去感觉幸福
后一篇:大丈夫的尴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