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残酷的惩罚

(2021-03-28 02:08:09)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日记里的历史记忆(91

残酷的惩罚

日记:1979,5,9

沧州地区海河指挥部发布文件,在工地广播站广播 :《严禁打骂民工的现象发生》《关于安全工作检查的通知》。

          ---------------------------------------------------------------

在海河工地,体罚、打骂民工现象十分普遍,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以至于各级领导部门不得不下文件,三令五申,要求彻底制止这种现象。

民工难带,是出了名的。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加上高度的体力劳动,生活待遇的低下,精神生活的贫乏,聚集在一起,整个工地上充满了一种戾气。带工干部多数都是农民出身,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粗暴的对待民工是司空见惯的。而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花样不穷。

第一种是劳动惩罚。挖河是一项重体力劳动,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根本承受不了。当时最流行的是“打方坑”,其实就是一种承包制,按着每个人一天所推走的土方计算。每个人都是顶着一个名额来的,所以,分配活的时候,不论你身体强弱,工作量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力壮的民工早早地就完成了任务,躲在一旁吸烟去了,而那些体弱的进度肯定落后,完不成任务不让吃饭,民工只能加班加点。即便是这样,因为拖了整个连队的后腿,也会惹起带工干部的盛怒。正是寒冬季节,天上飘着雪花,民工们却被要求必须脱光上衣干活,不脱就说你不出力。光着脊梁冻得浑身发抖,没有办法,只能拼着命干活,以此来抵御寒冷。最要命的是,越是完不成任务,越是要惩罚,不但加班,还要加量,让那些体弱的民工生不如死。

第二种是身体惩罚。带工干部对不听话或干活偷懒的民工,出口就骂,伸手就打,甚至出现将民工捆绑起来吊打的现象。有的不给饭吃,穿着单衣在室外冻着。有的民工实在熬不住了,就装病。带工干部仍然有办法对付。民工们饭量都很大,对病号给吃“病号饭”。所谓的“病号饭”,就是让伙房做一碗稀汤寡水的面条,这点面条对饭量惊人的大小伙子来说,真的不够塞牙缝的。有的病号就是因为忍受不住饥饿,带病回到工地干活。对那些故意装病的,法儿就更绝了。连队有随班医生,打针的时候,针管里却是医用蒸馏水。

不仅仅是体罚,还有的连队发明了“精神惩罚”。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评后进”。最终评选出来的,恰恰是那些体力弱,干活卖命的人。对评选出来的“后进分子”,要给以各方面的惩罚。最奇葩的是有个连队,居然直接“评坏蛋”。对被评为“坏蛋”的人来说,不但要承受严酷的身体惩罚,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尤其是那些刚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有的甚至真的被逼疯了。那年,工地上出了好几个“神经病”。

种种非人的折磨,把人逼入了绝境,引发了民工的反抗,甚至越级上访。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派来调查组进行调查。除了对有关负责人予以处分,还专门下发了《严禁打骂民工的现象发生》的红头文件。不过,这些措施并没有引起基层的真正重视,风头一过,打的照样打,骂的照样骂,罚的照样罚。不过,评选“后进分子”或“坏蛋”的事情倒是没再发生。

作家李炳莹曾经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婚前》,发表在1980年的《沧州文艺》上。作品所反映的就是这种残酷的民工生活,而其中主要的情节,都是我提供给他的。

                                                                       2021/3/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工地广播员
后一篇:初识立忠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