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冥诞念亲恩

(2020-11-28 00:17:49)
标签:

情感

分类: 散文


父母冥诞念亲恩

父母冥诞念亲恩

    今天是农历十月十四,父母的冥诞日。父母相差一岁,却是同月同日生,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母亲嫁给父亲的那年,父亲虚岁十七,母亲十六。我听别人说过他们结婚时的情景。父亲头戴礼帽,身穿长袍,骑着马,到母亲娘家去接亲;母亲则是头顶红衭,一身红装,坐着一顶喜轿而来。后来,父亲的礼帽与长袍一直保留着,我小时候经常穿戴着与小伙伴们玩游戏;文革期间,生产队搞文艺演出,排演《不忘阶级苦》。西猛叔在里面扮演地主,戴的就是这顶礼帽,身上穿的也是父亲娶亲的长袍;再配上一副墨镜,就是典型的地主形象了。

父母结缡,也算是一门当户对的婚姻。当时父亲是书香门第的落魄子弟,母亲则是被斗地主的薄命千金;但是,二人命相有点不对,一属鸡,一属狗。古人云:鸡狗不到头。“狗撵鸡、满天飞,金鸡见犬泪交流”,预示着婚姻不顺。所以,父母一辈子磕磕绊绊,直到老年才算和睦起来。不过,两人最后还是情笃意厚的。母亲从三十多岁就得了冠心病,时常发作,一发作起来就挺吓人的,最严重的一次,两个小时摸不到脉搏。她的身边幸亏有父亲的陪伴,稍微感觉不对,马上拿药给母亲吃下,病情才慢慢的恢复。父亲走得早,弥留之际,心里还牵挂着母亲,对我们说:“我就是放不下你娘的病。”

父亲是2000年走的。1997年,父亲查出了结肠癌,连着三年大手术,最终也没能挽留住老人的生命,永远的停留在68岁(虚岁);而母亲在父亲驾鹤之后又活了不满八年,2007那年,她虚岁七十四,大家都以为顺利过了“闯年”,没想到,那年的622日,终究还是撒手人寰,追随父亲而去。

    我曾经为父母写过一篇祭文,其中写道:

“先严锡紾公,辛酉年十月十四曰生,庚辰年十月初六日卒(公元 1933——2000);先慈李氏(讳)桂英,壬戌年十月十四日生,丁亥年五月初八日卒(公元1934——2007)。先严自幼聪慧好学,生于乱世,入泮攻读。读至小学四年,终因乏燃藜之助,黯然辍学,抱憾终身,至晚年心犹耿耿。公酷爱书法,名重乡梓,有作品入书画展,并刊于报章;早年出任会计,掌生产队财政之职。术精珠算,账目清楚,未有点滴纰漏;且处事缜密,为人公允,声名昭彰,以付村民之托。晚年含饴弄孙,隔辈课读,诲人不倦。今孙辈出息,事业有成,皆赖公之教诲有方。惜不幸罹癌,三度重创,终于不治,撒手人寰;先慈出身名门,颇习礼教;十三岁遭逢土改,外祖父母身陷缧绁,先慈与弟妹被扫地出门,栖身于野外场屋。时在隆冬,门窗皆无。晚间,无被褥可盖,唯以麦秸御寒。寒风瑟瑟,难以入眠。白天携幼乞讨,以解冻馁之苦。结缡于先严,知书达理,贤淑方良,孝敬公婆,上下有序;侍奉夫君,相濡以沫;抚育儿女,慈爱有加。母仪于族内,隆誉于地方。

父母养育我姐弟六人,诗书传家,礼仪立基,仁爱为本,宽厚是则。荒年未遭饥馁,贫岁未弃诗书,乱世未伤肌肤,俗界未染红尘。现今各自成家,家道和洽,生活小康,人丁兴旺;孙辈愈加脱颖,事业有成,咸披父母之恩泽,得父母之荫佑也。”

今年是父亲去世20周年,而母亲离开我们也已经十三年了。都说岁月会洗去心内的哀伤,其实不是的。生活中,不管是读书、看电视,还是与人交谈,任何一个细小的细节,都会使我联想到自己的父母,眼眶里每每都满是泪水。我终于理解了什么叫“没齿难忘”。

今天是父母的冥诞纪念日,没有任何的祭祀仪式,就以这篇小文,作为献给父母的牺牲吧。

双亲大人,尚飨!

                                                             2020,11,28,农历十月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