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遇见自己

(2020-08-06 00:23:22)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谈
遇见自己

遇见自己

遇见自己

遇见自己

在书房里乱翻,发现了自己一个八十年代的笔记本,里面都是抄写的格言警句之类。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幼稚可笑,但当时二十露头,毛毛登登的年纪,喜欢这些,原也无足为怪的。倒是扉页上的几句话,可以见证当年青葱的自己一些心理痕迹,仔细想想,挺有意思的。

大凡写在扉页上的,基本都是自己觉得可以作为座右铭的东西,也反映了在那个特定时段的迷茫、失落、绝望、纠结,激昂、狂妄、自信、勇敢等等。比如扉页上的第一句:“人类一切在我都不生疏”,话是列宁说的,却可见出引用者的狂妄与嚣张,虽然在少年人来说这属于常态;“说自己知道的话,干自己应干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应该属于“正能量”了,也是我坚持了大半辈子,至今未改的信念;“为人不能伸枝展叶,不能有什么主见,无事不要瞎想,有空多多学习。”是陆文夫小说《门铃》里的一段话,很喜欢,便抄了下来。所谓不能伸枝展叶、只能有主见之类,都是长辈嘱咐远行者的话,听听就好,其实做到很难;“有空多多学习”倒是真的,虽然仍然免不了常常要瞎想。至于“我不把安逸和享受看得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倒是当时真实心态的写照。一个年轻人,正是奋斗与创业的年纪,雄心勃勃,漠视享乐,鄙视平庸,原也是人之常情。

平平常常几句话,可以见到当年真实的自己。既复杂又简单,既入世又出世,既信心满满,又茫然若失。这就是青春,是青春应有的形态。这一切,现在自然已经激情不再,有的只是心止如水,略带一点不甘。不过,悔与不悔,甘与不甘,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头上飞雪,来日无多,只能任它去吧。

这个本子我要留着,算是一个青春的见证,证明咱也青葱过,激昂过,远不是眼下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混吃等死的德行。

2020/8/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