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囊”

标签:
美食 |
分类: 散文 |

现在的年轻人没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当然不懂,但上年纪的人都懂得。过去每家的生活条件都很差,即便饭菜“私囊”了,也不舍得丢掉。我在老家就见识过过这种东西。蒸的窝头过了四五天,上面都有了斑点,掰开看,能够拉出长长的丝,散发出一股怪味。当我拿着“私囊”的窝头皱眉头的时候,母亲一把夺了过去:“你不愿意吃,我吃!”说着,剜去了霉斑,就往嘴里填。她故意做出一种很香甜的样子,其实我注意到她的眉头也轻微的皱了皱,只是瞬间就消失了。我当时还挺纳闷:怎么大人喜欢吃这种东西。成年之后才明白,那里是什么喜欢?其实不过是一种节俭,当然这种节俭是被逼出来的;而且,母亲争着吃,还是对我的疼爱。
如今的日子好了,还有了冰箱,谁也不会吃那种“私囊”了的食物,孩子们没见过,当然不懂。专家们反复强调隔夜的饭菜不能吃,说是容易得病之类。说也怪,当年很多人都吃过“私囊”食物,身体却都杠杠的;如今人们讲究了,得病的却越来越多。
原因何在?想了想,也不无道理:食物没“私囊”,人心“私囊”了。比如说那些中饱私囊的人们,心里可不就是变馊了吗?
从这种意义上说,“sinang”写作“私囊”,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