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谱”错点了“鸳鸯谱”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我是从《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知道“鸳鸯谱”这个词的。但鸳鸯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问过许多人,都说没见过;在网上搜,只说鸳鸯象征着婚姻,但鸳鸯谱是什么,却东拉西扯,语焉不详,亦属“乱点鸳鸯谱”之类;也专门查过字典、词典,仍然是只见鸳鸯不见谱;就连字词浩瀚如《辞海》,居然也没有这一词条。于是,就想:也许是冯梦龙临时起意,胡乱编排出的一个词吧?
不意,真的见到了“鸳鸯谱”的实物(见图片)。其实就是现在的结婚证,准确的说,是结婚邀请函。既然是“鸳鸯谱”,自然就是成双成对,共二册,但内容相同,估计是男女双方各执一册。内容如下:
王寿鹏,江苏省无锡县人,年二十五岁,民国十四年四月初一日辰时生;
徐碧君,浙江省平湖县人,年二十六岁,民国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辰时生。
今由杨仲岳、单如利先生介绍,谨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五日下午四时,在无锡旅沪同乡会举行婚礼。恭请
顾寅谷先生证婚。佳偶天成,良缘永缔,情敦鹣鲽,愿相敬如宾,祥叶蠡麟,定克昌厥后。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牋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徐碧君
证婚人:顾寅谷
介绍人:杨仲岳、单如利
主婚人:王润庠、徐汉文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五日
词乃好词,时亦吉时;美中不足的是,新郎新娘同为民国十四年生人,甚至女方比男方生日还晚,写的却是新郎比新娘还小一岁。介绍人失察,证婚人这婚证得也是稀里糊涂,真的错点鸳鸯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