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街也需要文化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因为说话有点刻薄,经常与朋友开一些过头的玩笑,便有人戏谑道:“你干脆成立一个‘骂街协会’得了。”于是,我“成人之美”,便依了他的话,宣布成立“骂协”,还煞有其事的弄了个章程,虚拟了一篇“骂协”成立大会的新闻报道,说骂街可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云云。闹得很热闹,会长、副会长加上全体会员,却只有一个人,那便是在下。
玩笑自是玩笑,真要成立“骂协”的话,我还不配,因为骂街是需要文化的。著名的骂街大师是鲁迅先生,他一生以“骂醒国人”为己任,最著名的骂街“金句”,就是骂梁实秋的那句“资本家的丧家的乏走狗”。“走狗”本身就是在骂,偏要在“走狗”前面加上一个“乏”字;不仅“乏”,而且还是“丧家的”,把个梁实秋的嘴脸刻画的活灵活现。骂街骂到这种程度,那几乎就是最高境界了。
王朔是以骂街著称的,不管多大的腕,他都敢骂;而且粗话连珠,“国骂”不离口,所以给人的印象就不仅仅是粗鄙,而且“痞”,号称“痞子作家”。最近看了一段王朔的访谈视频,是谈金庸武侠的。虽然不时会蹦出几个脏字,但整个访谈过程中,连珠的还是金句居多。在谈到汉武帝时代大英雄李陵的时候,对当时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能够大段背诵人们并不熟悉的诗句。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惊人的记忆力,做到这些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说,骂街也需要文化。要懂得多,善于引经据典,而且有语言天才,才能够做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或者干脆说,骂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没有点真本事,只靠着几招花拳绣腿,是万万玩不转这玩意儿的。
大师面前,高山仰止。凭我那点能水,想在骂街界混口饭吃,做梦吧?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所以,所谓“骂协”云云,都是开玩笑,当不得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