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孙手记(37)
“孙子醉心”这句话,是著名作家闻章兄说的。在得知我喜得爱孙之后,发微信祝贺,原话是:“洪勉:祝贺你和弟妹得大胖孙子,酒能醉身,孙子能醉心。君子抱孙不抱子,儿子是用来训的,孙子是用来疼的。”
章兄的话,颇对我的心思,尤其是那句“君子抱孙不抱子”,体会尤深。我有一儿一女,他们小的时候,虽然喜欢,却没有那么刻骨铭心。我家姐妹多,争着抢着抱孩子;我每周回家一次,高兴了抱过来逗一逗,不高兴就丢给别人了;真正“规范”的抱孩子,还是儿子新近教给我的。
见惯了太多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提起隔辈人就眉飞色舞,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厌其烦的夸赞自己孩子的可爱,详细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别人哪里有耐心听这些,于是,赞美就成了显摆,成了聒噪。每每遇此情况,我都是有微词的。
没想到这些微词成了打脸的工具,讥笑别人的话,最后都一一应验在自己身上。从见自己爱孙的第一眼,心就醉了,骨头酥了,哪里还有什么矜持可言?那种恭维、谄媚;那种巴结、攀附,那种无原则、没底线,不像爷爷哄孙子,倒像是奴才巴结主子,属下恭维领导,甚至有点像老莱子娱亲!老伴笑我:“盆里碗里都是你孙子了。”用母亲生前的话说,叫“心疼得蝎蜇狗咬”!而且这种“失态”,属于骨子里的变化:不但耐烦,而且细腻,整个人都变了。可以不错眼珠的盯住孩子不放,好像永远也看不够;可以与一个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的婴儿尬聊好久。我都不知道这份耐心是怎么来的。
虽然未曾在人前乱夸,可是短期内专门为他写了几十篇“谀文”,算不算空前绝后?我不知道;但对我自己来说,已经是无以复加了。
其实,还不是血缘在作祟!为了他,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命都不要了,哪里还顾得什么矜持!命之不存,脸将焉附?
2019,3,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