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风可风

(2018-11-28 03:23: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家风可风

    沧州市编写的《家风/家训》一书,日前正式出版发行,书中录入有关我家的《李氏家训》一篇。
    我们李氏家族的家训是:“亲亲为本,修齐为先”,意思是亲近亲人,和睦家庭;修身养性,见贤思齐。
    因家训之规范,必有醇厚之家风。“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它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我们家族这一支,来自于明初的“燕王扫北”。据《李氏家谱》记载,永乐二年,先祖福源公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直隶河间府乐寿县(今河北省献县)尚尔庄。清顺治十年,七世祖思铭公迁居交河县(今泊头市)李家庄头村。李家庄头村,简称庄头村,因李氏家族在此设庄园,并以思铭公为庄主而得名。自思铭公迁居庄头村以降,至李骏一代为二十世,几乎均有功名,虽不高,毕竟无愧于耕读人家。
    我们家的家风,是有着严格的规范与要求的。除了要求家族和睦,最主要的就是家族成员个体的家教修养。以现代人的目光看,其中固然有古人的封建色彩,但摒除这些,其余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强调每个人的修身养性。
     一个人有没有家教,有没有教养,是体现在这个人举手与投足之间的。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有教养不是你读过多少书,有多少钱,它直接的表现是胸怀大度、信守诺言、谈吐文雅、态度和蔼、有同情心,以及关怀他人。
    现代人,尤其是那些年轻人,过度强调了自己的个性发展,忽略别人的感受,缺乏同情心与同理心,不懂得感恩。比如最近媒体上频频曝光的霸座事件,种种表现令人生厌,其主要根源就是缺乏教养。
    教养的缺席,与缺乏家教有关。孩子性格的养成,与整个家庭的教育与环境有关。粗俗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粗俗的,高贵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高贵的,虽然也有极端的个例,但总的脱不开这条规律。粗俗家庭过于宠溺,任其发展,最终得到的肯定是自私、冷酷与骄纵,也就是霸座者的那副嘴脸。高贵家庭则宠而不娇,爱而不溺,从小就注意每一个细节与习惯的养成。举个最普通也最普遍的例子,现在的孩子,一见到好吃的东西,从来不知道礼让别人,直接拿起来就吃,根本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走到社会之后,肯定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自私贪婪,必将受到公众的唾弃。
      所以,我们不能把家风的建设视为封建糟粕予以摒弃,反而应该通过家风的改善,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以便很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不做被公众嫌弃的人。也许这就是本书编者的出发点所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相扶将
后一篇:锡洪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