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误会
(2018-07-10 04:27:33)
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谈 |
人生处处充满了误会。这些误会,有的会给你带来痛苦,有的会带来快乐。等你老了,拉开了时间距离,再来看这些误会,会使你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么多年,我有四件事一直被人误解,而且任你怎样解释都没用,后来索性不解释了。所以,人们见到的我,未必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被掩埋在种种的误解之下了。这四件事分别是:
其一,睡懒觉。我很懒散,所以很多人认为平时我早晨一定会睡懒觉。年轻时我确实睡过懒觉。当时我还是个“半边户”,家属还在农村。我的办公室就是宿舍,办公、睡觉都在那间屋子里。平时喜欢熬夜,早晨自然就起不来。后来在城里有了家,情况就改变了。我是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局机关的人员考勤,自己老是迟到,还怎么说别人?机关是八点上班,一般情况下,我七点半就准时坐在办公室里了。尤其是冬天,我都是“闻鸡起舞”,吃完早饭还黑咕隆咚的,就赶紧骑着自行车去上班。基层的校长们来开会,每次进门都会看见我在办公室里坐着,他们说把我当成教育局的地标了。直到现在,已经赋闲在家,我仍然起得很早,就是当年留下的职业病。
其二,有酒瘾。在整个教育系统,我的喝酒是小有名气的。教育系统摊子大,酒场多。我喝酒作风也特别,酒量不大,酒胆不小,再加上席间喜欢胡说八道,一般人就被这种气势汹汹唬住了。人们就推测我平时一定有酒瘾。曾经有一位副局长当面就说过我:“不让你喝酒,你活得了吗?”其实,如果非要在喝酒与吃菜之间选择,我倒是对吃菜更感兴趣。当然,酒还是要喝的,喝则喝矣,但没成瘾。尤其是在家里,没有特殊情况,我基本滴酒不沾。可惜在家的表现无人看见,而在外面酒桌上的叱咤风云,却是有目共睹,想否认也否认不了。
其三,爱书法。少年时被父亲逼着练了几年书法,心里有了阴影,一看见毛笔心里就烦。只是这些年一直在文化教育部门工作,除了“开业大吉”“男女厕所”之类,还被逼着写写会标、宣传口号什么的。有人觉得我的字还能说得过去,非要我写条幅挂墙上。一般的关系也就推脱了,可碰见死缠烂打的,怕被人说成架子大,不好求,就只得勉为其难,划拉几笔交差,其实心里有一种被强奸的感觉。只要是没人逼着,平时我是绝对不摸笔墨的。这一点,除了我身边的人,谁也不相信,所以,我是“被爱”书法多年。
其四,不规范。我的“不规范”,是一位老领导命名的,我虽然只给他当了一年的下属,但这顶帽子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永远也摘不下来了。其实我是个特别自卑的人,庄稼小子出身,初中学历,在一耙子能搂一花筐大学生的教育系统,等于是睁眼瞎了。正因为如此,心里自卑的不行,而有时表现出来的傲慢、狂妄,不过是掩盖自己心虚的虚张声势罢了。老领导送我一顶“不规范”的帽子,恰好成了我的挡箭牌、遮羞布,既然说我“不规范”,干脆我就不规范到底。能说的不能说的话,一股脑都说出来了,能干的不能干的事最终也干了,反正也没人与你一般见识;反过来,人们还认为你为人正直,敢作敢为。其实,嘴上豪言壮语,心里却虚得很,没有半点底气,不过是拉着“不规范”的大旗作虎皮。咋咋呼呼的同时,两眼却在偷偷地察言观色,情况稍有不对便赶紧溜之乎也。如果真的那么不规范,怎么在单位混下去?恐怕早就被人家扫地出门了。
被人误会,不是什么好事,但也未必一定是坏事。借着误会就坡下驴,也就有了退身的余地。比如任命我“不规范”的那位老领导,别人在他面前大气不敢出,我不然,想说什么说什么,即便忤逆了他,他也不在意,顶多半嗔半喜的说句:“你这行子!”就没有下文了。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顶撞领导(虽然顶撞得小心翼翼),对一个自卑的人来说,岂不是也有点“成就感”,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