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听

(2018-06-20 05:29:23)
标签:

情感

分类: 杂谈
倾听

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我与我们家小棉袄感情非常好,而这种好,装是装不出来的。比如,她专门与爸爸妈妈建了个三人群,每天晚上都要向她“汇报”一天的情况;经常会在饭时查我的岗;已经年近而立,每次与我见面都是又亲又啃的;趁我不备,经常会从我身后扑上来,趴在我身上要我背她;至今还像儿时一样,不顾有碍观瞻,吃饭时习惯性的将脚丫子搭在我的腿上……父女之间的这种亲密互动,把那些有儿无女的人,比如田宝春之流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但是,我必须承认,这种亲密的互动,并不能说明我们之间一定会有良好而顺畅的沟通;我也承认,现在我对他们这一代人又很多的不了解与不理解;反之,他们对我们的很多东西也不理解。从我这方面来说,我是希望并且试图与她沟通,哪怕是“不耻下问”的;但她却根本没耐心“诲人不倦”,往往一句“你不懂”了事,或者以撒娇来岔开话题。每当有些事情,我希望与她进行一番认真的沟通,她仍然以这种撒娇来逃避话题、拒绝交流的时候,我就会很生气。

今年的端午节遇到了父亲节,女儿照例从北京跑回来陪我们过节,亲自买菜、下厨,忙的不亦乐乎,为我们做了一大桌子菜,以示庆祝。狂欢两天之后,昨天我回馈与她,请她到饭店吃了一顿。吃饭时,她向她妈妈告状,说妈妈在上海时,她专门跑回来陪我过五一,我对她却不理不睬的。我问她:“你知道为什么吗?” 其实,那段时间我对今后的养老问题想的很多,也想听听她的意见,而她没听我说完,一句“你整天就是瞎想”,就把话题岔了过去。几次沟通遭拒,我说:“我对你很失望!”也不再理她,临走也没送她。这种情况,多年未曾有过,自然她会觉得委屈。

提到这件事,她仍然委屈不止,争辩说:“这些问题,你想得过早!到时候再说呗”我说:“你不懂爸爸的感受,也不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感受。我生气的是你没耐心听我把话说完。”真的,当时她根本没有兴趣听你说完,所以,即便是再怎么撒娇,我也感觉不到往日的甜蜜与幸福。

在这方面,我是有着切身的教训的。我的父母在世的时候,总觉得让老人吃好的喝好的,不干活,不让他们生气,就是让他们享清福,就是尽了自己的孝心了。那时候工作确实很忙,也很累,回到家里,一句话也不愿多说,就钻到自己屋里不愿动了。其实,我也知道自己一天到晚不在家,好不容易回来了,父母就想凑过去说说话。可是我并未在意,也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轻轻地以一个“累”就敷衍过去。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父母当年的苦恼,这才明白:他们需要的不一定是儿女的理解(当然,如果能够理解最好),而是你的倾听。只要你能够耐心的把话说完,便会体会到一种尊重与满足。契科夫有一篇小说,写的是一位马夫,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可是,没有一个人听他说完,最后,他只好把自己的一腔心事说给自己的马听了。我现在才看懂了这篇小说。

我对女儿说:“有话无处说,是最心酸的。当一个听者比当说者难多了。说者是倾吐,是宣泄,话说出来了,心里就舒服了;而听者不同,他需要的是倾听,而这种倾听未必是自己想听到的。听自己不想听到的,需要有耐心,更需要有爱心。”我说,作为女儿,有着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作用,包括她的哥哥。与儿子说话也不能过于随便,因为有媳妇在。过于随便,不知哪句话会误伤到媳妇,所以会投鼠忌器。女儿则不同,可以不加任何设防,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也不管她高兴不高兴,爱听不爱听,哪怕当时翻了脸,过后仍然是贴心小棉袄。小棉袄之所以被称为小棉袄,就是这个道理。

女儿不再争辩,我相信她是听懂了。于是,这顿饭吃的很香甜,也很幸福。

                                                           2018-6-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佚文两篇
后一篇:一卷在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