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林宝政兄送行
(2018-05-31 02:36:58)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又失眠了。睡不着,躺着更难受,索性起床,走到院子里。夜已深,天倒是很晴,月亮很白,星辰寥落。现在,我已经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老眼昏花,看不清星星的多少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经历的生死别离越来越多,过去的朋友、同事,离去的也越来越多。昨天接到教育局通知,说林宝政于前天(5月29日)走了。听到这个消息,虽不意外,但还是发了很久的呆。毕竟是几十年的同事,关系也不错,在心里一直有这个人,他的死,肯定会在心里掀起波澜。
1984年5月,我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被调到市教育局秘书科写材料,那年,我已经25岁,在社会上也有了一些磨砺。上班的第一天,我的顶头上司,也是朋友李毅兄,领着我到各科室“拜山头”。当时,林宝政是计财科科长。从远处就看见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体瘦小,笑嘻嘻的迎过来。李毅兄给我介绍,说:“这是林妹妹,林科长。”大约是因为他的身材孱弱,被人开玩笑称为“林妹妹”。我拜托他今后多加关照,他说:“别客气,以后做伴了,又是老乡,有事你就说话。”他的声音带点磁性,很好听,语速也慢,给人一种沉稳的印象。当天晚上,一群同事凑到一起喝闲酒,把我也叫去了。我刚刚进教育局,自然不能过于原形毕露,努力做出一副很羞涩的样子。有人劝我喝酒,我也是极力推辞,说酒量不行。林宝政信以为真,果然对我很照顾,主动替我挡驾,甚至偷偷地把我酒杯里的酒换成了水。他当然是好意,但酒杯里有残剩的酒,兑上水,比酒还难喝。本来我的酒量并不小,那天喝酒不多却醉了。不过,心里还是很感激这位林兄的。
有了这次喝酒的经历,我对林兄好感大增。以后有什么事找到他,几乎是有求必应。当时,我是民办教师,工资很少,年终的时候,他主动提出来,叫我写一份困难补助申请。我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照他的意思写了,时间不长,就领到了四十元的补助。当时的四十元,对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为了感谢他,我提出请他与计财科几位喝酒。他说什么也不同意,说这点钱不够请客的。后来,李毅兄也帮我说话,这才安排在一家小酒馆喝酒。点菜的时候,他都是捡最便宜的菜点,我当然知道,他这是为我省钱。随着交往越来越多,我几乎把他看成是可依赖的朋友,有什么事都会向他请教,或请他帮忙。记得那年校办公司进了一批液化气炉具,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教育局人员,算是一种福利。因为我没有正式编制,没有我的份。炉具事小,屈辱事大,我就找老兄诉苦。他一听,立即站起来:“我找他们去。”他找到校办公司经理,据理力争,终于把这套炉具争取到了。
我真的把他当成了忘年交朋友,心里有了苦恼,也会向他倾诉,他不但安慰我,还会设身处地的替我出主意,甚至挺身而出为我说话。当然,我身上的一些缺点,他也会毫不客气的指出来,希望我注意。现在回想起来,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这样一位长兄,不时地为你指点迷津,确实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1996年机构改革,年满五十岁的被一刀切,内退。不论从人品,还是业务,林兄在全教育系统出其右者不多,但借机构改革之名,行腾挪安插之实,各地皆然,非泊头仅有。作为个人,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老兄在一片惋惜声中离开了干了一辈子的教育岗位。
他内退之后,见面的机会少了,偶尔会在酒局上遇到。我经常请一些我所尊重的老领导吃饭,有时也会请他,不过次数并不多。再后来,我也内退了,见面的机会就更少,只是在熟人那里不断打听他的消息。前两年,听说他似乎得了癌症,但这种事,又不好贸然去问,只是惦记着去看望看望。不过,因为杂七乱八的闲事,主要是懒惰,始终也未成行,以致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如今,已是阴阳两隔,即欲看望,其可得乎!
今天,我有事外出,无法出席林兄葬礼,谨撰此文,以寄哀思。
林兄,一路走好!我会想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