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善意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从2016年颁发证书,到2018年送达我手中,期间为不到两年。其实,证书当年就到了组织单位——市图书馆,并且,图书馆给我打电话,通知我前去领取。当时,我正在赴上海的路上,就说:等我从上海回来再去取。这一等,就是近两年。
去年,秀松兄也获得了类似的称号,朋友圈里发了信息,我也为他点了赞。在点赞的同时,我想起来自己的那份证书。而此时,当年市图书馆主持组织这次活动的朋友秦国昌,早已驾鹤西行了。
最初找到我,要我填报活动表格的是洪涛表哥。其实,他与图书馆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与在图书馆工作的秦国昌友善。二人闲谈时说起评选“书香家庭”的事,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我。我的家庭藏书算不上全市最多,但在前几名则是没有疑问的,而且,按照评选要求,我的家庭上有传承,下有继任,我自己也在文教单位工作了大半辈子,写过稿,获过奖,出过书。如果参选,应该没有多大问题。洪涛表哥自报奋勇的将参选表格送到我家的时候,我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说实话,我对此类活动,向来不太感冒,多年之前,就有报社组织过类似的活动,也有人推荐我参加,都被我拒绝了。原因无它,即便获了奖,也并无多少好处,既无奖金可拿,又不能作为调资、评奖的附加条件,唯一的用处,就是可以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而我对此点,历来是不以为然,且嗤之以鼻的。所以,当洪涛表哥把表格送到我眼前的时候,我所表现出来的无所谓,会不会引起他的不悦,倒是我满看重的。所以,尽管不太情愿,还是草草的把表格填了。另外还需要一份更详细的事迹材料,我就有点不耐烦了,说:“要是那么麻烦,就算了。”洪涛表哥见说不动我,只好说:“先这样吧。”有点失望的走了。后来,秦国昌突然辞世,此事也没再提。过了好久,接到时任文化局副局长周长青弟的电话,重提此事,仍然要求我写一份事迹材料。这次,我很决绝的对长青弟表示:材料我不写,活动我不参加了。可能长青心里也觉得我有点不识抬举,悻悻的说:“算就算了吧。”事情也就过去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此活动的报道与获奖名单,其中我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才知道,我获奖了。不久,就接到了图书馆的那个电话。
其实,这两年期间,我有太多机会去取这份证书,甚至多次在与图书馆同楼办公的文化局开会,如果想取,也就是顺带脚的事情。但是,我并没有想到去取,到后来,几乎就忘了。但是,秀松兄获奖并得到很多人祝贺的情形,引起了我的反思。当时不管是秦国昌也好,洪涛表哥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人也好,之所以会想到我,除了对我家的文化氛围表现出的尊重与欣赏,传达的是利益驱动之外的善意,因为此次评选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我并没有及时接收到人家所表达出来的善意;或者明明接收到了,我所表现出的冷漠与自私,显然并不仅仅是不识抬举那么简单,而是缺乏对人间真情应有的尊重,没有很好地善待众多参与组织活动者的善意。
这是我要反思并忏悔的。于是,我重新追问那份早已到达的证书的下落。两年的时间,人员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对那份证书,很多人都不记得了。仍然是古道热肠的洪涛表哥四处打听、寻找,终于找到了它,并把它送到了我的家里。表哥的这份热情,这份善良,令我十分感动;为此事而操心过的很多人的善意也令我感动。对他们,我缺少一次郑重其事的,最诚挚的道歉与感谢。
对任何人表现出的任何善意,,我们都不应该轻率的忽略与漠视;否则,就是对人间真情的亵渎,是造成人心不古,世道浇漓的罪魁祸首。这是我通过此事所悟出来的教训与道理。
女儿看到我发在QQ空间的获奖证书照片,也转发到她自己的空间里,还加了一句说明:“
女儿的反应,令我感到一丝不安。我没有十分明白她的意思:是炫耀,还是不屑?一本获奖证书,怎么就“逗死”她了?倘是炫耀,我心始安,因为可以证明被她视作了光荣;倘是不屑,便是我的罪过了,是我传达的信息影响到了她。当然,也是整个社会的罪过。整个社会环境造成了道德价值观的坍塌,善良受到了漠视与冷遇。
这是需要全社会都要进行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