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亮色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写曹春亮,用《春之亮色》这样一个题目,除了有一点讨文字之巧,涵“春亮”二字于其中之外,其实有深意存焉。
比如“亮色”。亮也,色也,皆为春色。先说“色”。自然不是说曹春亮故意“以色示人”,即便他想如此,那张憨厚而带狡黠的脸,似乎也不给他做主。“色”其实是把他作为春天花园的一道独特风景,包括他的为人、职业,甚至相貌在内。 再说“亮”,春天色彩斑斓,“黑”亦其一,而且黑而生亮,成为春天的亮点。何也?打个比方。社会就是个春天花园,花园里百花盛开,花分俊丑香臭。为了让人赏心悦目,则需有分辨,有扬弃,不能一味地做“护花使者”。曹春亮作为一个媒体人,做的就是“扬美弃丑”的工作。此事并非容易,没有点黑脸包公的精神是不行的。扮包公,曹春亮有天然优势,不怒而生威。有亮有色,亮色双全,名二实一也。
玩了个文字游戏,却唠叨了大半天来解释,看来我这粗鄙人做不来精细文字功夫。还是话归主题,说说曹春亮这个人是怎么成为我朋友的。认识春亮时间很长,是他在《沧州日报》当记者的时候,但只是泛泛之交,他是记者,作为被采访方,我出面招待。酒桌上虽也称兄道弟,不过是场面话,说说而已;真正亲密起来,则是近几年的事。而此时,我早已赋闲在家,他则从报社辞职,做起了自媒体。听说他辞职专职做自媒体《看沧州》,我还是感到有点突然。现在,我对庙堂之事,闻问两缺,近乎既聋且瞎,听说过“自媒体”这个词,实际是怎么回事,完全是懵懂状态。
通过进一步接触,才知道曹春亮十分了得,一个人居然把《看沧州》做的风生水起,在社会上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与权威。有人曾经托我找他消除壁垒,我就知道,曹春亮成了仙了。
曹春亮做自媒体,先天的优势是有十几年记者生涯打底子,练就了职业敏感,谙熟新闻门道;最重要的是他给自己的定位很精确。他明白,“自媒体毕竟不是官方媒体,做纯资讯类的内容绝对不是人家的对手。综观近年来官媒尤其是地方媒体的报纸版面,评论是短板,没有版面、没有栏目,甚至没有人敢写,官媒天天正能量,你好我好他好大家好,你强我强他强大家强,一点负面报道没有,甚至连个说真话的栏目都被砍掉了,让那些写言论的快手丝毫无用武之地(见曹春亮写的工作总结)。”所以他为自己的定位是:观察、评论、诠释。
定位容易实行难。自己一个人,采写编集于一身,既要刊出及时,又要保持新闻的真实性与公正性,殊非易事。尤其是一些“负面报道”,明显会得罪人,但为了社会公正,此事又非做不可。他做自媒体的意义就在于不为官方做喇叭,要为庶民鼓与呼,也就是前面说的“扬美弃丑”。所以,他做的十分谨慎,大胆参与,深入采访,准确切入,细心归纳,小心落笔,既要保证稿件的真实性,又要保证稿件的公正性,还得很好的自我保护,哪里那么容易!但是,凭着他的生活智慧与多年的记者经验,夹缝中生存,他居然做的举重若轻。
当然,原则问题他是不会让步的。“青县水务局事件”,搞了个系列跟踪评论,持续时间很长。《出圈了!公车停饭店门口!青县执法车辆咋到了山东》开局,《青县水务局称奉通知参观,上级局否认,拍卖了又咋解释?》紧随其后,第三篇是《打脸:回应自相矛盾青县水务局还能不能说点实话》,发出《一周了,青县水务局想好对策了吗?该出面说句话了吧》稿件后,因为去肃宁采访中国·肃宁国际皮草文化博览会,他给对方留了一个后手《致青县水务局:我等你三天》。但是,三天之后的10月28日,从肃宁回到沧州,该局仍未回应,又赶上青县有人来电追问进展,于是,《别急,青县那事儿,暂时还不算完,敬请大家等待消息》当晚出炉。接着,一周时间,连续五天炮轰青县水务局:《2.2升的越野进口客车超标不超标呢?》《局领导的担当和规矩意识去哪了?》《一直拖着会成为永不过时的法宝吗?》《是谁给你们不允许群众监督的勇气?》《光靠监督不管用,纪检委不会不出手吧?》。截至目前,省、市纪检委已经介入。这样的跟踪报道,解气,提神,老百姓谁不叫好?据说坊间有“既生腐,何生亮”之说。腐者,腐败、腐官也;亮者,曹春亮是也。也就是说,曹春亮与腐败成了一对天敌。做媒体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非同小可了。
酒桌上的豪情万丈,工作中的缜密细致,哪个才是真正的曹春亮?就像我说的“亮色齐全”,他把豪情万丈与缜密细致巧妙地嫁接,就像脾气截然不同的两口子,打碎了合成泥,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日子过得挺好。所以,春亮弟,你算活开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