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肖泰
肖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273
  • 关注人气:3,7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师、掌柜与摊贩

(2018-02-02 03:24:48)
标签:

文化

分类: 时评

最近,作家六六又火了,起因与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宝德自杀有关。

杨宝德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优秀。但身为博士生,他必须给导师家里干活,要帮博导浇花、打扫办公室、擦车、拎包、挡酒,甚至要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杨宝德不堪其辱,愤而跳河自杀。本来这是一件令人同情的事情,作家六六却看不惯了,在微博上发言:“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装个窗帘、买个菜,打扫个卫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杯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涮涮海生怕师父不满意。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网友愤怒的声讨六六。

中国是个尊师重道的国度,受人顶礼膜拜的天地君亲师里面老师占有一席位置。虽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不是儿子;老师也成不了爹;尊师也不等于学生就要把老师当做老子供起来。远的不说,近代的著名教授、学者如鲁迅、胡适等泰斗级的人物, 也没听说拿着学生当仆人用,在家没有学生换窗帘,出门也没见有学生拎包。过去作坊里的掌柜收学徒倒是让徒弟伺候,不发工资,还要无偿的干活,包括端尿盆之类。但掌柜的不是教授,博士生也不是学徒,把他们相提并论,才是真正的不尊重知识。新文化运动之后,师道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到了文革期间,更是彻底颠倒了个儿,老师沦落成为人人不齿的“臭老九”,被学生批来斗去,甚至人格侮辱。后来,搞“教育革命”,老师的境遇有了一点改变,“臭老九”变成了“同战壕的战友”,但也是“战友”而已,连平等都提不到。进入新时期,官方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师道才算是真正的恢复了一点尊严。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市场经济的渗入,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从中小学开始,有偿补课,节日送礼,家长宴请,乃至伸手索要财物,老师把自己的脸皮一层层的撕了下来,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交易;大学就更不用说了,导师、教授们的种种不堪在媒体上铺天盖地,不但索要物质,还要索要精神,几乎睡女学生成了一种时尚。既然是交易,教与学就成了买与卖的关系,老师成了小摊贩,学生成了顾客。此时连感谢都提不到了,还讲什么师道尊严?

我这样说,似乎对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不公平,那些害群之马毕竟是少数。但就是因为这些“少数”,一块腥油坏了一锅汤,糟践了老师的整体名声。

 谁也不要把自己说的那么高尚,不给你工资,恐怕也不会心甘情愿的诲人不倦。不管是小学老师,中学老师,还是大学老师,都是老师,只是一种职业而已。你拿着俸禄教学生,是你的职责。学生看你辛苦,同情你,感激你,固然无妨;但不同情你,不感激你,你心里也不应不平衡。唯独六六作家不这样看,她不理解“装个窗帘、买个菜,打扫个卫生就委屈死了”,并且以身说法,“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杯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涮涮海生怕师父不满意。”她认为杨宝德的死,是因为他太把自己当回事,“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最后,她得出结论:“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口气里透着高等人居高临下的轻蔑与不屑。说实话,“到底是个村娃”这句话,让我心里很是不舒服,因为我就是“村娃”出身。假设杨宝德换做我,如果老师有个老师的样子,如果真的爱生如子,那我会回报以万分的敬重;但如果把我当成他的奴才,从心眼里瞧不起我,那我不管他是什么鸟导师不导师,爷概不伺候。六六们愿意伺候,那是他的事,世界上受虐狂多得是。

写到这儿,我特意查了一下六六的家庭状况: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上海人,大地方人;六六果然不是村娃出身,说不定她自己就是她父亲的学生给伺候大的,所以,她有这一番说辞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是我还有一点不服气:尽管她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大地方人,但老祖宗未必都不是村娃,也未必祖祖辈辈都是大学教授。人不能一阔脸就变,数典忘祖是要遭报应的。所以,自视甚高,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不是杨宝德,而是六六作家自己。

                                                                                                      2018-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狗噬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