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踏着诗意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艺评论 |
很久没有见到她的文字了,蓦然遇见《遇见》,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
还是那样清新的文笔,还是那种淡淡的忧郁,还是那种久病顿悟的深邃,当然,还有那美得炫目的风景:“天空蓝得纯净,白云在天上飘,公路在草原上蜿蜒,牛在吃草,藏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天在那里,云在那里,牛在那里,草原在那里,藏民在那里,所有的一切,在久远的延续中安静地存在。”
不仅仅是景色美,更美的是人。途中问路,两个人三匹马。父亲平和善意,儿子有些腼腆。不仅仅是问路,关键是有一种想和他们说说话,想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日子和生活的冲动。然而终于没有问,擦肩而过。
一群藏区的孩子,天真如云朵般的小白羊,不用细问,就兴奋地告诉你每个人叫什么,几岁,让你猜他上几年级。每个孩子脸上都是风吹日晒的痕迹,不好看,甚至不干净,但是给人的印象很纯净。只和他们呆了十几分钟,一说分手,就有了说不清的不舍与惆怅。
还有磕着等身长头去寺院朝拜的夫妻,简单地交流,听不懂,就笑。
“这些遇见让我如此缠绵,如恋爱中人迷恋着不舍分手。……当你与风景与自然的人和生灵契和时,围绕着自己的,一定是沉静下来的爱的气息。”
这样纯净、明快的文字,这样细腻的感受与表达,注定只能出自女性之手,以至于让我们这些糙老爷们儿也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作者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了。她从小就有才女的天分,在学校读书时与几个文学爱好者组成了文学社,还请我当顾问。尽管顾问既不顾也不问,但该成才的还是成才。她写的不算太多,但一直在写,一直写到结婚生子。有了爱女的同时,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专著:《有一天,我们擦肩而过》。
突然,文字与人一起就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一消失就是十年,直到几年前在博客里遇见。这十年里她经历了什么,我没问过。交流最多的还是文字。她的那些文字,仍然漂亮美丽如白玉兰,但却多了几分成熟与深邃。然而,说着说着又消失了,仿佛一缕飘忽不定的云。只是这次消失的不是人,而是文字。从2014年起,她的博客就再也没有更新过。文字的交流断了,人的沟通也寥寥。前天突然接到她的微信,问我她还能不能重新写作。其实不用我回答,这只是起跑前的预备姿势,等待发令员的鸣枪。果然,第二天一早,就读到了这篇《遇见》。我将它转发在朋友圈里,田一可第一时间就又转了出去。聚力阅读的主编河丁先生,聚力群的群主张国中老弟读了之后,也很兴奋,说我“买书如纳妾”,他们是“遇好文如遇美女”,希望她加入这个群,并且在平台上予以推荐。看来,这篇不长的文字,感动了不少人。
《遇见》只是“西部之行”的第一篇,应该还有第二篇、第三篇…..乃至更多的出现。相信高玉兰不会让大家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