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书

标签:
文化收藏 |
分类: 散文 |

这是一堆“烂书”,破烂的书。对于它们,只能用“破烂不堪”来形容:有头有脸,品相完整的,属于凤毛麟角;稍好一些的,缺少封面封底,但不影响阅读的,已经是上上品;绝对的大多数,几乎已无品相可言。有的直接从第几十页开始,后面也不知所终。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掐头去尾”,用我们老家的话说,叫“少屁股没毛”。
然而,就是它们,当年可是我主要的“精神食粮”。它们其中包括《镰刀弯弯》、翁世荣的《我们都是兄弟姐妹》、管桦的《小英雄雨来》、陈登科的《风雷》以及文革中的《新桥》、《草原新牧民》、《农场的春天》、《渔岛怒潮》等等。有了这些,当年在村里就已经是“大财主”了。不仅自己可以上百遍(一点也不夸张)的阅读,以致有些内容可以倒背如流,而且可以用它来交换书看,甚至可以换取别的你喜欢的东西。
这就是我当年的文学滋养,对我后来的创作,乃至人生,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尽管它们都已经破烂不堪,我仍然舍不得丢弃。自从学会了网上淘书,我都一一重新购买了新的复本(都是当年的原版),但是,对于这些“烂书”,仍然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房里。我与它们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每一页,都能读出属于我自己的故事。
它们,将永远与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