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禁忌很多,规矩也就多。比如说,一过腊月二十三,在家说话就要注意了,凡是不吉利的话,什么死呀活的是不能说的;小孩子,童言无忌,逮住什么说什么,就更是一大忌。所以,临近年根儿,家长就会反复嘱咐,不得乱说话,乱说话要挨打。过年挨打,一年就会总是挨打。腊月二十三辞灶那天,家家蒸年糕,据说年糕除了供奉灶王爷,就是为了粘住小孩子的嘴,不要胡咧咧;包饺子也有讲究,过年包的第一个饺子,里面会搁上一枚硬币,谁吃到了就会全年幸福,以至于我们吃饺子的时候,都会抢着找那只饺子;姐妹们甚至会提前偷着做好印记,以便于自己能够迅速找到;这期间对碟子碗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能摔了。摔了就意味着这一年会有灾祸发生。父亲曾经连续两年三十晚上摔了碟子,果然就动了三年大手术,所以,弄得他一过年就紧张,而越紧张就越容易出事。我们只好安慰他说:没事,摔了挺好的,岁岁(碎碎)平安嘛!
还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大年三十与正月初一这两天,屋里不能扫地,说一扫地容易把财运扫出去。刚刚结婚那年,老伴不知道这个规矩,就把我们自己的屋子扫了,被姐妹们告知,赶紧停了下来,吓得老是向我解释:“我不知道。”我安慰她说:“没事,把扫起来的垃圾堆到门后头,先别往外倒。”此事才应付过去。
还有一件我很不情愿的规矩:大年初一早晨这顿饺子,必须由男人来煮。据说是女人们天天做饭,累了一年了,得让她们休息。小孩子最怕初一早起,但没办法,只要父亲一喊,就得马上起床,谁叫你是男的呢?其实,头天夜里睡觉之前,母亲早已把锅里的水添好,烧火用的芝麻杆也抱进了屋子。因为煮这顿饺子不能拉风箱。芝麻杆有油性,容易燃烧,平时数不得烧,只有大年初一煮饺子才用这种芝麻杆。饺子煮的快熟了,母亲她们也都起床了,洗脸梳妆完毕,饺子已经端上了桌。
但是,此时还不能立即吃,要先拜年。先是父母给祖父拜,然后是我们姐妹按序给祖父、父母拜年。外姓人家的女儿在出嫁前是不上坟与拜年的,我们家不同,女儿不上坟,但年是要拜,头要磕的。姐妹们虽然对此都有意见,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再说,毕竟磕完头还有压岁钱可拿。拜完年,大家这才上炕,开始吃饺子。一般人家平时难得吃顿饺子,所以有“一年到头吃饺子”的说法,当然,不是说一年里面老是吃饺子,而是只有一年到了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平时节省,但过年是不能节省的,讲究饺子馅要一个“肉丸”。那顿饺子,大人们总是鼓励孩子们多吃,说吃的饺子越多就越有福。其实,根本不用劝,平时清汤寡水惯了的,如今见了一个肉丸的饺子,比见了亲人还亲,吃的都顶到嗓子眼了,还不肯搁筷子。
吃完饺子,就跟着大人们四处拜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