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友人造像(72)
段金生近照(孙辉摄影)
在我的朋友当中,不乏自己不喝酒,却很有“酒缘”的“非饮酒友”,比如段金生。在无酒不快,无酒不能的当今,大家皆在名利场中混,能够结交到这样不以酒来表达感情的的朋友,其实是难能可贵的。在“有酒走遍天下,无酒寸步难行”的生意场中,这种朋友已属稀有品种了。
段金生不喝酒,喝点酒就红脸。据他自己说,喝酒之后,他会感到憋气,非常非常难受。多年交往下来,我也确实看到他喝多过,二两白酒就不行了,脸红的发紫,那情景还真吓人。做生意不喝酒,开始大家不理解,后来慢慢就理解了。既是朋友,朋友何苦难为朋友?后来在聚会的时候,别人喝酒,他就只管低头吃菜了。
话虽这样说,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挺不容易的。大家初次见面,互不了解,谁会理解谁?只有时间长了,交道打得多了,慢慢的也就理解了。交朋友就像炒菜,有的时候大火烹饪,而有的则需要细火慢炖,越是细火慢炖出来的菜肴,越是有味道。我与段金生认识二十多年了,把一段感情与友谊维持二十多年,其实与酒没有什么关系了。接触,观察,体会,经过长期的磨合,达成理解,最后就变成了友情。没有经过烈火锻炼,矿石就成不了真金;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朋友,很难说是真正的朋友。
与段金生的交往与认识,当然是通过生意。他是搞水暖的,每年冬季机关取暖,不是这儿漏水了,就是那儿不热了,都短不了与他们打交道。当时的段金生,生意规模不大,带着几个人的小团队,从小作坊式的锅炉制造,到水暖设备的维护。但有一样,服务态度好,随叫随到,而且工作认真,对质量要求很严,宁可多次返工,也不允许蒙混过关。一开始,我对他是严加监督的,后来发现他自己要求的比我还严格,慢慢的就把心放下了。到了下年,他不找你,你也会找他了。这种关系,一下子就持续了二十多年。
段金生虽然不喝酒,但仍然算是我的酒友。每当闲暇无事的时候,他就会说:“勉哥,走,吃点嘛儿去。”有时三四个人,有时干脆就我们俩,也不进豪华酒楼,专捡门脸干净的小吃部,点两个菜,喝点北京小二。一开始,他会礼节性的敬我一杯酒,随后就各随其便了。吃好了,和好了,舒舒服服的结账走人。因为次数太多了,有时我也有点过意不去,就说:“你挣得这点钱,够这样吃喝吗?”他嘿然一笑:“咱不就是为了赚个乐和儿吗?”
肯定不是仅仅赚个乐和儿。他的生意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以诚相待,是段金生做生意取得成功的公开“秘籍”。秘籍虽然是公开的,但许多人就是学不来。它与投机取巧无缘,与虚情假意无缘,与急功近利无缘,与卑躬屈膝无缘,与下作无耻无缘;唯一有缘的,就是一个诚字。金由锻而生,谊由诚而固,情由真而久。我与段金生的友谊就是这样炼成的。
2017,3,17.于沪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