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之烹

分类: 散文 |
冯庆祥小我一岁,他的经历也十分丰富,先后当过教师,学校后勤主任、中学校长,后来调到市政府办公室;九十年代初,回到教育局任招生办副主任、主任、副主任科员、副局长。我是在他回到教育局任招生办副主任的时候认识的。教育局与成教局合并后,郭延安任办公室任副主任,而他与冯庆祥是同学,这样交往就多起来,并逐渐成了朋友。他成为分管领导之后,之所以配合的好,固然有原来的感情做基础,但最重要的是他的领导方法与别人迥异。他不是紧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仿佛是旧社会的监工头,生怕你对他有丁点的隐瞒;而是放心放手的让你去做,只要不干越格的事,他绝对不会乱干预;而且有好事由你享用,有坏事替你顶着。说实话,我在教育局数十年,办公室这点鸡零狗碎的事,还不是在心里装着?闭着两眼就把事干了。我这个人又有点别,你越是对我不放心,我就越是叫你不放心,你有你的千条妙计,我有我的定海神针。再说办公室主任这个角色,好汉子不愿干,赖汉子干不了,让你立马找个合适的人来干,这个人还真未必好找。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是领导的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稀里糊涂就这么过下来了。冯庆祥任分管局长后,用的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招儿,把我这条小鱼放在锅里烹,不轻易翻动。不把我弄得全身稀烂,我就能给你散发出一点香味来。你给我点滴,我还之以涌泉;你为我卖力,我就能为你卖命。就这样,这段时间成了我俩感情的蜜月期,工作干了,私人感情也越来越好。
庆祥刚刚就任副局长后,除了办公室,还兼管着普教科、教研室等业务科室。离开教学第一线多年,他对业务已经生疏,但是他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不懂的就学,不懂的就问,不耻下问。他是个聪明人,很多事情一学就会,不久就成了业务方面的专家,指导起工作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凭着对教学业务的熟悉与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他被市政府委以重任,到全省重点中学泊一中任校长。
历史上,泊一中以不好治理而著称。它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但因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原因,有着每况愈下的趋势,大量优质生源外流,教师不安心教学,社会舆论哗然。此时赴任,冯庆祥自知担子之重,不敢有稍许懈怠。深入调查,悉心研究,很快就掌握了泊一中的全面情况,他聘任学校过去的老领导做顾问,大胆的出台了很多改革措施。渐渐地,教职工对他的抵触情绪淡了,散了,重新拾起过去的干劲,学校工作很快有了起色,逐渐走上了正轨,社会的负面舆论也慢慢地平息下来。在泊一中工作的这段时间,成了他事业的巅峰时期。
就在泊一中工作大有起色之际,由于体制的原因,他已经到了官场潜规则的内退年龄。尽管被拖延了一段时期,最终还是不得不退到二线。很多人都为此而愤愤不平,也对冯庆祥本人感到惋惜。但他本人倒挺豁达,他说他早已有疲惫之感,退下来未必是件坏事,可以松口气了。退下来的冯庆祥活的更加潇洒。除了给一个养殖场当顾问,剩下的优裕时间用来打打麻将,喝喝酒,隔三差五开车到北京与家人团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真是其乐融融。干就像个干的,玩就像个玩的,这才是本真的那个冯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