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泊头,"老三哥"这个称呼,比它的本尊"李如春"还要响亮,因为"老三哥"就像一面旗帜,已经牢牢的插在人们的心目当中了。
我认识老三哥,已经是90年代了。当时在一所乡镇中学工作的他,被抽调到市区筹建聋哑学校。校址地处城中村。众所周知,大凡城中村的村干部,全非等闲之辈,个个手眼通天,能量不小于一个副市长。城中村的有些人,黑白两道,一般人不敢惹。在这样的地方建学校,没有点平衡各种关系的能力,学校一辈子也建不起来。大概教育局领导就是看中了老三哥的工作能量与人脉资源,才把他抽调上来的。他果然不负众望,很顺利的就把学校建成了;他本人也水到渠成的成了这所学校的校长。1996年,市里准备迎接省政府的普九验收,准备再建两所新学校,老三哥负责龙华小学的筹建,学校建设的也很顺利。就像他说的,建学校就像炒菜,菜炒熟了,厨师总得尝一口,所以,老三哥又成了龙华小学的校长。他这个校长,一当就是多年,从市区最年轻的校长变成了最年长的校长。2003年,正当他像其他校长一样准备内退回家的时候,却突然由一所不起眼的学校校长变成了一所众所瞩目的重点学校的校长。
这个时期,以他的年龄,他的资历,他的声望,自然成了市区学校校长中的老大。大家有什么大事小情,都唯他的马首是瞻。遇到什么难题,都会向他来请教,或者寻求帮助。他呢?当仁不让,或者积极的出谋划策,或者及时的出手相助。老三哥实际成了老大哥。而他自己所在的学校,由乱到治,人心稳定,秩序井然,教学成绩在市里名列前茅,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评价。曾经有一段时间社会上纷纷传言,说因为年龄关系,老三哥要退居二线。我对当时的局领导说:"此人不可轻易动,弄不好学校就乱了。"局领导颇以我的话为然,所以,老三搁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始终稳稳的,他也因此成了内退最晚的校长。
退下来的老三哥,始终没有闲着,他在帮着儿女打理学校附近的小餐桌。他对孩子们照顾得很周到,也能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所以他的小餐桌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他也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他的心态永远是年轻的。
他的心态年轻,不仅表现在有充沛的精力,还表现在为人仍然是那样的热情,那样的豪爽。六十大几的人了,我们凑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仍然是大块儿吃肉,大碗儿喝酒,吓得酒量小的年轻人也会魂飞胆丧。他往那儿一坐,永远是大家的大哥,不,老三哥。
然而,有时候豪爽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果然,几个月前老三哥被"栓"住了,住进了医院,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康复。我听到这个消息很晚,一直说去看他,朋友说要与我一起去。可是这位朋友工作太忙,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直到现在也未成行。我本想自己一个人去,但总觉得对那位朋友不好交代,也就这样一天天拖了下来。对于老三哥这样好的朋友,生病这么多天,却始终没有前去看望,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心里稍微感到宽慰的是,老三哥大人大量,再加上有这么多年的感情基础,我知道他不会怪我的。再说,不管怎么样,最近我必须要去看他了。
朋友们都在盼着他的康复,希望有一天看到他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聚会上叱诧风云。我相信会有这一天的。
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