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失之间

(2016-11-06 07:30:19)
标签:

历史

分类: 读《说苑》

                              ——读《说苑》(43

魏文侯接见段干木,一直站立着,很疲倦了也不敢休息;到了接见翟黄时,魏文侯却高高地坐在朝堂之上,与其交谈。因此,翟黄很不高兴。这时,魏文侯说了几句话,很耐人寻味。他说:“段干木官之则不啃,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毋乃难乎?”就是说,让段干木做官而他不肯做,给他俸禄他也不接受;现在你想做官就得到国相的职位,想要俸禄就有上卿的爵位。既然受到我的封赏,又想得到我的礼敬,岂不是太难了吗?

魏文候的话,说得既坦率,又意味深长。

段干木,是战国时魏人,曾做过市场经济人,后求学于子夏,被魏文侯尊为老师;翟黄,是魏国的大臣。当年,翟黄就自以为有功于魏国而想得到国相的职位,不但未能如愿,还被李悝数落了一顿,羞愧得三个月没有出门。一个是淡泊静雅,一个是热衷名利,魏文侯待之态度自然也不相同。按理说,翟黄也不会是糊涂人,怎么就偏偏看不透魏文侯的心思?因此,自取其辱,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魏文侯之所以对段干木尊敬有加,事之以师,自然是出于对贤人的尊重。大凡有才能的贤人,都能因为自身的言行嬴得人们的尊重,而有才能却又淡泊名利的贤人就会得到格外的尊重。同时,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无欲则刚的气质,就更使人从心里产生一种敬畏之意,待之不敢有半点倨傲之态。人到无求品自高。既然不想得到什么,所以也不担心失去什么。没有名利之心,在权贵面前自然也不必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而是不卑不亢,泰然处之。相反,求才若渴的权贵反倒是有求于他,希望得到他的指教与辅佐。在这种情况下,谁敢高高在上,傲气凌人地对待他呢?所以,魏文侯对段干木是以师事之。在接见他的时候,自己也要恭敬地站着,累了也不敢休息一下。翟黄则不同了。他追名逐利,虽然立下了不少功劳,但他想得到的,也都得到了。想当国相,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想要俸禄,也被封赠上卿的爵位。他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名利双收了,做君主的认为对你巳是恩宠有加了,你为君卖命是理所当然的。我小时候曾看过一出小戏。剧中的狗腿子奉地主之命去砍穷人的桃树,这时,有几句念白很经典:“吃二爷的饭,受二爷的管;二爷叫我把树砍,我就把树砍。”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人家不但不会领你的情,反而因此鄙薄你,蔑视你。到这时,你居然还想叫人家恭敬地对你,岂不“毋乃难乎”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悟出: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是有得必有失,反之亦然。段干木失去了名利,但得到了尊严和恭敬;翟黄得到了名利,却失去了人格和自尊。看来,鱼与熊掌确实不可兼得。

我倒不是对功利的追逐予以简单地否定。端自己的碗,吃自己的饭,吃得香甜,睡得也安生------该得的,为什么不得?关键是这种得,必须以不损害自己的人格尊严为底线。既使不受人尊重,起码不被人鄙薄与不屑。确实,有时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这种情况值得理解,值得同情,却不值得尊敬。至于不惜丧失人格,象条癞皮狗一样,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专吃嗟来之食,那就更等而下之,令人嗤之以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人走茶自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