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
(2016-06-16 04:57:38)
标签:
情感 |
分类: 杂谈 |
我说的完全是实话。
刚刚退下来那会儿,确实有些教育机构或企业找上门来,或者邀请我去独当一面,或者希望我去打工。许以丰厚的回报,并且诱惑道:“你什么也不用干,在那里一坐,只管看着就是了。”我反问道:“看什么?”对方就有点支支吾吾:“比方说,管管考勤,写个材料什么的……”还有的说:“有关部门来人检查,你就出面应付应付,陪着喝个酒啥的。”我笑了,心里当然明白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所谓的“管管考勤,写个材料”,不就是办公室主任的角色吗?我当了大半辈子办公室主任,深谙个中三味。这个活,好汉子不干,孬汉子干不了。对上,谁都比你说了算,随便吐口唾沫就能淹了你这小土地庙;对下,现在的“群众” 个个都是大爷,他们不像当官的有把柄在你手里攥着,你稍有失误,他就跟你大吵大闹,说不定还会告个状,上个访什么的。至于“应付应付,陪个酒啥的”,更不是什么清闲差事。在商言商,企业图的就是个利益,谁肯白养个大活人?说白了,就是利用你多年在官场的那点资源,帮助企业应付那些“有关部门”的各种检查验收。这其中是有名堂的:有的是“有关部门”的刁难与敲诈,有的是企业的偷税漏税、弄虚作假。如果是公事公办,就用不着“陪个酒啥的”了。确实,未退之前,与有关部门都熟悉,看在你手里的那点权利,都会给你照顾,仿佛你真的有多大的权威似的。其实,人家看重的是你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一旦把椅子撤了,你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能低头哈腰的做人家的使唤丫头。那时候,恐怕只是“陪个酒啥的”是应付不过去的。我认识许多人,从单位内退之后到熟人的企业去打工。你在任的时候,老板对你毕恭毕敬的,一旦成了他的手下,脸色立马变了,对你喝来喝去,颐指气使,你心里能够平衡得了?所以,这些人最后大多识趣的离开;不识趣的,最后仍然是黯然退场,灰溜溜的开路。什么“发挥余热”,什么“老有所为”,统统都是扯淡,顶多就是个废物利用,没用了,就会像个砖头似的,一脚把你踢开。这样的活儿,你还愿意干吗?
有人说,你的坚持,是因为诱惑还不够大。这个我倒是承认。当初,有北京的一家文化公司请了一帮所谓的“专家学者”到京津一带去讲国学,年薪超过六位数。当时,我确实有点动心,想拉着刚刚退下的文化局局长一起干。文化局局长也是多年的朋友,对国学也造诣很深。我一说,他也很感兴趣,答应一起去。可是没两天他就变卦了,说到了北京讲课,用的是咱这方言,不是明摆着叫人家拿老憨吗?我一向也对,普通话这一关就过不了,自然也就知难而退了。最近,北京的一位亲戚,投资了一家艺术中心,说要我“出山”,我毫不犹豫的就推辞了。北京这个地方水深得很,我一个美术外行,又是外地老憨,跟一帮中央美院,清华艺术系毕业的艺术家们打交道……还是别介,图个心静算了。
现在,儿女都大了,混的都不错,用不着我再费心尽力了;我把自己与老伴的日子过好就是了。再说,我与老伴都有工资,虽然撑不着,但也饿不死。伺候别人一辈子了,也伺候伺候自己。读读书。上上网,看看电视、打打游戏;写篇自慰似的狗屁文字,拉屎尿尿的功夫就办了;有兴致的时候,与老伴出去旅旅游,游个山玩个水啥的,不是挺好吗?除此之外,我们都不干。母亲在世的时候说过,人活着最大的享福就是吃好的,不干活。如今,这两点我都有了,非得找个差事,再去伺候人,起码是伺候钱,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有人说,人要想开,我觉得眼下这个样子,就叫想开了。你若是老是纠结于这算不算想开,那就是你没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