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再飞一会儿
(2016-06-15 04:15:57)
标签:
文化 |
去年有一天,洪涛表兄拿来一张表要我填写。我接过一看,是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北省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开展河北省全民阅读“书香系列”评选活动,活动将评选出省级书香家庭。我填的这张表,就是评选书香家庭的。我首先感到好奇的是,洪涛表哥搞财会出身,怎么参与到这样一个活动中来?他说是文化系统组织的,受人之托。
我曾经对书香门第艳羡者久之,总觉得那是高大上的东西,与草芥之人的我根本就不搭边。尽管因为祖上出过几个读书人,有人就开玩笑说我是书香门第,但玩笑就是玩笑,当不得真的。对我家来说,读书已经是三辈以上的事了;从祖父那一代起,读书就被禁止了,据说是因为我家世代读书,把家都读穷了。不管后来的我们认为这个理由是如何的荒唐,但当时却实实实在在的被执行了。也难怪,作为李鸿章的私淑弟子,曾祖父尽管也得了一顶蓝翎五品的封赏,其实只是个虚职,最后仍然以教书了其一生。所以,祖父伺候在教书的曾祖父身边,就是不让他识字,不花一分钱近水楼台的旁听都不行。祖父痛定思痛,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父亲读书的时候,却赶上了战乱时代,只读了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我倒是赶上了和平年代,但文革浩劫又把我给毁了,外祖父家的地主身份,把我打入了另类,只读到了初中,就被打回村里修理地球去了,这也成为我一辈子的痛。就凭我这样的家庭,也能成为“书香家庭”?
洪涛表哥说,在咱这一片,就凭你的藏书,你读过的书,谁能与你比?我说,那是咱坐井观天,天外有天,咱差老鼻子去了。不过,话是这样说,毕竟洪涛表哥是一番好意,也就是填张表的事,举手之劳。一边填表,一边开玩笑的问:“评上以后,有什么好处吗?”,他说他也不知道。此时,我忽然想起来老家的一件趣事。共产党刚刚执掌天下的时候,庄稼人对入党的认识还很模糊。村里有位叫周汉镇的,大字不识一个,却被动员着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党员。当发给他党证,并要收取党费的时候,他反悔了。拿着党证在街上喊:“谁要这玩意儿?谁给五毛钱,卖给你!”如果这书香家庭真的落在我的头上,岂不是也与那个党证一样,被我糟蹋了?
表填好后,就交上去了。后来又说还得要详细材料,我便迟疑了。为了这么一个东西,值得我去花这么多的精力?我给任文广局副局长的朋友打了电话,问评选这个书香家庭到底有什么用处?朋友也开玩笑地说:“以你为榜样,唤起民众呗。”我笑了,我自己还在睡着,怎么唤起别人?咱一个平民百姓,还想去唤起民众?你快拉倒吧!咱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朋友问:“那怎么办?”我说:“算了,俺不参加了。”朋友也不好再说什么,材料也没写,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昨天,我在网上搜索资料,突然看到了我的名字。虽然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但我这个名字有点乖僻,并不多见。出于好奇,我打开了词条,说的还真是我,就是那个评选活动,公示获得省级书香家庭的名单,我竟赫然在列。我立即给洪涛表哥打电话,求证此事。他轻描淡写的说名单报上去了,也就批了呗。我想想也是,不可能有其他的渠道。
放下电话,我还在痴痴地想:我这就成了书香家庭了?这就是我从小的时候就梦寐以求的书香门第?继而又想,不对,不对,如果我也算是书香家庭的话,那天下滔滔,岂不都是书香家庭了?如果都是书香家庭,莫非还有“非书香家庭”吗?现在物价都在贬值,看来,这书香家庭也值不了几个钱了。
越想脑子越乱,干脆不想了。再说,现在只是公示期间,成与不成还在两可之间呢。不成则罢了;真成了,如果有人要我请客,我还真得琢磨琢磨,值不值一顿饭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