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粽子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还有一个不想多吃的潜因不曾说过,那就是我对这个节日的来历是有怀疑的。先抄一段资料:
我之所以怀疑这个说法,就是这一习俗的最初发起人是谁?按照这段话的意思,是老百姓自发的纪念屈原而设立的端午节。别人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不信。屈原在当时并没有多少政治上的建树,只是有个想法,还没等开头就被流放了,算不得多大的功绩;况且,三闾大夫不过是个虚职,没有做多少对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实事,怎么会有那么多老百姓对他念念不忘呢?也许有人说,是屈原的文学成就得到老百姓的欣赏而怀念他。快拉倒吧,当时老百姓几乎受不到正规的教育,瞎字不识,能够欣赏那些连今天的大学生都未必看得懂的《离骚》?官方主动纪念屈原就更不可能了。在当时的官家看来,屈原不过是个罪犯,没要他的脑袋已经是法外开恩了,被流放到荒田野地投江而死,官方还会供奉着他?
所以,据我看来,这端午节最初的设立,不过是他的几个余党偷偷地祭祀他开始的;或是一般文人出于喜欢《离骚》而纪念他。祭祀的时候,大概知道屈原生前爱吃粽子,就蒸了来当祭品。粽子好吃,人们就借此机会把吃粽子当成了一种习俗;再加上一班文人的推波助澜,硬是把个普普通通的粽子描绘成爱国主义的凭证,屈原与粽子的价码也就高了。在老百姓看来,粽子好吃,远比什么狗屁政治重要。既然有好东西可吃,何不送个顺水人情,说是纪念屈原,那就算是纪念吧,毕竟好吃要紧。也许,这一习俗就这么传承下来了。
当然,我的这一说法完全是自己的臆测,你自然不必当真,就当过节了,孝敬你的一个乐儿罢了。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如果你愿意郑重其事的借此怀念伟大的爱国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屈原,那也由你。如果你为屈原难过的连粽子都吃不下,那就与鄙人无干了。
屈老夫子,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