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无野菜

标签:
美食 |
分类: 散文 |

每到这个季节,就是到野外挖野菜的时候了。
早年间,曾经读过张洁的一篇散文《挖荠菜》,印象很深。说来也荒唐,农村出身的我,却一直不知道荠菜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当时,有人还笑话我,觉得农村出身,居然不知道荠菜,简直不可思议。我说,荠菜,我未必没见过,也未必没吃过, 只怕是相逢不相识。有一次,好友特意从野外挖了荠菜,为我包了一回荠菜馅的饺子。饺子很好吃,但此时的荠菜早已变成了馅儿,看不出原先的尊容了,所以,到底依旧茫然。这件事一直困扰了我许多年。
老伴每年都会从野外挖一些野菜回来,其中就有荠菜。知道此时,才有机会一睹芳颜:唉,哪里是不相识,分明从小就挖它,吃它,只不过不知道它就是荠菜罢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每到春天,荠菜就成了我家的必备菜品。当然,不仅仅是荠菜,其他的还有许多,诸如苦菜、青青菜、蒲公英之类。老伴还把一些野菜经过处理,放到冰箱里储存起来。来了客人,就用它做馅儿包饺子、蒸包子、包团子,谁尝了都说好吃。
然而,近年来,我是越来越不敢吃野菜了。原因无它,安全问题。现在农民种庄稼、种菜,喷洒农药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农产品都有毒了。虽然没人刻意的为野菜喷洒农药,但野菜都生长在庄稼田里,果树园里,不用诚心,给农作物喷农药,顺便也就给那些野菜们喷了。老伴自然也清楚,她挖野菜从来不敢挖农田或果园里的,都是顺着路边、河沟挖。后来,这条路也被堵死了:随着车辆的增多,路边的野菜也不安全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就把它熏坏了。我说的野无野菜,并不是说野外就真的没野菜了,而是说,没有可吃的野菜了。
好在我自家院里有块不大的“自留田”,每年都种一些蔬菜。菜畦里也会长出一些野菜。在过去,都是要拔掉,嫌它影响蔬菜的生长;如今它的身价也金贵起来了,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保护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故意除掉。 我对它,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溺爱有加,即便它长得喧宾夺主,我也认了。只是量太少,满院子里也就是那么几棵,根本就不够饱餐一顿的,顶多是打打牙祭,解解馋罢了。越是这样,就越舍不得吃,每吃一口,都要细嚼烂咽,慢慢品味,仿佛不把它的味道品尝到极致,就对不起它似的。
所以,院里这几颗野菜,没有特殊客人,我是不肯贡献出来的。我还要留着自己慢慢的解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