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久不开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装监控设备,当然不是为了监控自己。起码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防贼。我现在住的地方,是个城中村,据说村里偷东西的现象十分严重,我的东邻家里就进过两次贼,其中有一次还是家里有人,居然就肆无忌惮的进来了,并且偷走了一件名贵的衣服以及其他财物。我搬到这里十多年了,倒是没遇到过这种事,因为我的家四面都被住户包围着,贼人要是想进我家的话,必须先进别人家。可能是这一点给了贼人一些忌惮。不过,心里总有点不安全感。尤其是与老伴出门旅游的时候,没人看家,就难免有一点担忧。安了监控,实际效用如何不得而知,起码从心里踏实多了。就是一点心理作用吧,
其实,我心里清楚,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从前,读宋朝诗人叶绍翁的古诗作品《游园不值》,读到“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时候,心里就想:为什么敲门不开呢?无非两种可能,一是主人本来就不在家,敲门自然是白敲;二是主人在家,故意不开门。前者不必赘言,关键是后者:主人为什么故意不开门?作者也有猜测,“应怜屐齿印苍苔”,表面上看是园主担心客人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实际是怕被来人打扰了自己的宁静。这人肯定是一位历经尘世而回归林下的逸士,在一个偏僻而静谧的地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捐弃红尘,独自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他当然不愿意有人来破坏了这份心境。
我不是隐士,寄身闹事,没有柴扉,只有两扇冰冷的铁门;我也做不到摒弃红尘。只是院子有点深,来了客人敲门听不见,所以按个门铃提醒自己;至于安监控,就是为了看看到底来的是何许人也。来者未必是自己想见的人,或必须要见的人。想见的人当然要见,看清楚了再开门也不迟;不想见的人,自可不见;或见与不见均可的人,要使自己的心情而定:高兴就见,不高兴就不见。既然已经远离世俗,名利相忘,无欲则刚,也就没了不见不行的人,除了自己的亲友。不过,不见也不必叫人家因为吃了闭门羹而生气。即便杏花开了,也可能是墙内开花,墙外结果去了。这种事,哪里有两口子在家里一块红杏出墙的?真正连苍苔都怕别人踩坏了的人,定然是气定神闲,心如止水,哪里还会有心思搞这一套——这自然是戏言。敲门不开,或许是主人真的不在家,对主人来说是一份客气与尊重,而对客人来说,也是一份心安与慰藉。
至于监控设备,安了就是安了,有用无用倒在其次了。这种事,你觉得有用就是有用,你觉得无用就是无用。只要你觉得有用就行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