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在主家
(2015-11-13 05:04:07)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大局已定,接下来的就是紧锣密鼓的婚礼筹备工作了。本来婚礼的筹备就是繁琐而复杂的,而南北方之间的风俗差异就更加剧了这种复杂。到了这种时候,各种细节都要开始考虑,好多东西,儿子与青青也都不懂,他俩就成了我们俩家沟通的桥梁,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电话联络。为了婚礼的顺利举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或不愉快,哪怕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都要进行反复的讨论,他俩不懂的事情,还要向青青的家里请示。这种繁琐的讨论都是令人心烦的。因为我经历的事情比较多,还算沉得住气,老伴就不行了,每天半夜三更的就睡不着了。我就安慰她:“一切有我呢,你干嘛想那么多?”她说:“我也知道好多事不用我操心,可我还是忍不住瞎寻思。”
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各式各样的婚礼,我都参与了不少,而且亲自操办过多次,对婚礼的流程也都比较熟悉。只是这几年岁数大了,参与的也就相对少了,有些经验也就过时了;最重要的是,就像医生不给自己看病一样,我总不能一边当老公公,一边还要当婚礼的“总理”吧?那会让人家笑话的,说你家有事了,没有人帮忙。
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凡是红白喜事,主家都要聘请一位“总理”。此总理非彼总理,他当然不是李克强,而是被聘请来做筹办婚礼的总指挥,“总理其事”。从婚礼的整个流程,到每个细节,他都要想的很仔细,很周密,不能有半点纰漏,才能保证婚礼的圆满成功。主家与总理的角色,就像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董事长虽然可以幕后操纵,但在前台指挥的却是总经理。这些年来,我曾经多次当过“总理”,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这个角色并不好当。首先是主家的过多干预,会使总理放不开手脚,事事受羁绊;其次,这个总理虽然拥有指挥的全权,但这个“权”,力度很有限,都是凭着总理的个人威望与大家对主家的尊重,来听从总理的指挥,听则听矣,不听谁也没有办法,绝对不像官场里的总理,一语既出,即为成命,别人不得擅动半分。稍有不服,即被从严惩处。所以,此总理使用的只是一种“软权力”,属于“以德治国”,绝非“依法治国”。
此次聘请的总理,是我的一位挚友,曾经多次担任过总理这个角色,对其中的流程十分熟悉,将权力交给他,我十分放心。正因为我曾经当过这个总理,深谙其中三味,所以才更要放权,以便让人家放开手脚尽情发挥。如果连这个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就不会聘请人家当这个除了费心尽力,一点实惠也没有的破总理了。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对邀请来的“总理”说:“咱今天开会,就是定个大的框架。定下来之后,我可就移交权力了。交权之后,我就会装哑巴,对所有的事情都不再过问,你叫我干啥就干啥。”我怕他不把我的话当真,就用警告的语气说:“我可告诉你,我说的交权,可是真的交权,以后所有的事情都不要问我,你自己决定。”
刚刚开始,他对我的放权并未当真,有事就要问我,比如饭店定了没有,婚礼主持找了没有等等,我一概回答没有。我说:“这些事要是我也管的话,还要你这个总理干嘛?我不是说了吗?我说不管可是真的不管。”一句话说得他没了任何退路,只得认认真真的当起总理来。从此以后,他就独立支撑全局,从宏观全局到每个细节,都规划的详详细细;他把所有的流程都打印成册,发到每个办事人员的手中。很多事情他就自己做主,也不用再来问我。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我反倒成了局外人,很多细节我都不清楚。婚礼近在眼前了,他那份小册子,我却连一眼都没看过。很多人到我家来问起,我就说:“这些事我都不清楚,你去问总理。”为了我家的事,别人都忙得昏天黑地;而作为主家,却是无所事事,清闲得很,成了真正的甩手掌柜。举例来说吧:婚宴是多少钱的标准我都不知道,直到婚宴结束了,总理在漫不经心的提起,我这才清楚。我不无炫耀的调侃说:“我这里是台风的中心,周遭狂风暴雨,我这里却风平浪静,一片晴明。”很多人又羡慕又嫉妒,打趣我:“你这儿媳妇娶得真是爽当。”我也自鸣得意:“闲人有闲福!”
党要管党,党政分开;各司其职,分片包干。家事国事,都是这个道理。既让别人放开了手脚,又让自己得了清闲,一举双得的好事,何苦去当那个费力不讨好的讨厌角色?当甩手掌柜的滋味,确实不错。我对总理,也对大家说:“我就管一件事,最后为你们庆功!”
大家都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