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十年购书路(3)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在网上购书,既有快乐与幸福,也有不少的烦恼与痛苦、委屈与愤怒。对于这些矛盾与纠葛,自然有购书者的原因,比如在孔网购书的,大多是一些上年纪的人,他们买旧书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忆旧,纪念自己曾经的青春。但这部分人,大多对电脑不太熟悉,处于操作的初级阶段,很多的功能不会使用,对网站的流程与规定也就不太清楚,容易给卖家造成误会;但我相信,买家故意到网上搞诈骗或捣乱的人不会多,因为主动权掌握在卖家手里,见不到真金白银就不给你发货,买家有何招数?诈骗也就无从谈起。至于故意捣乱,似乎也不大可能。谁闲着没事故意去捣那个乱?因为他不但得不到半点利益,反而还会被扣除三倍的佣金。除非是神经病,估计谁也不会干这种损己不利人的傻帽勾当。我以为最多的是一些不大懂行,性格又有点马虎的人所为,比如逾期不付款啦等等。当然也许有人贪图小便宜,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与卖家翻脸的,也有不讲信用,随意毁约的。但是,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要被扣除三倍的佣金,最终吃亏的还是他自己。何苦呢?
至于卖家与网站方面的原因那就复杂得多了。
即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最初,我不会使用会员账户,汇款都是通过银行。收到的书,即有品相不符的,也有“缺斤短两”的。因为我每次买书,很少在一家店只买一两本,大多都买很多,有时一买就是一大纸箱。所以,有时就会少一两本。因为数量不多,值不了几个钱,也就懒得交涉,默默的吃个小亏算了,自己也不在意;在卖家来说,大多都是工作马虎所致,并非故意欺诈,再碰到我这样大大咧咧的买家,稀里糊涂也就过去了,双方还能相安无事。故意欺诈的卖家当然也有,比如将款汇去之后再也没有下落了,与其联系,他故意装聋作哑,不理你了。那时又不懂维权,再说汇款又都是线下交易,网站并不掌握直接证据,买家不怕麻烦,最后也就只得吃哑巴亏了。近年来,学会了使用会员账号,通过网上转账,情况就好多了,起码利于保存证据;再加上对电脑进一步熟悉,对网站的流程与规定也清楚了很多,尤其是去年以来,渐渐地学会了与网站客服联系,进行维权(我这十多年来,从未与客服联系过,主要是不懂维权,确实有点可笑),也确实追回了部分损失。不过,因为自己的性格疏懒,吃哑巴亏的事情仍然不少。比如去年曾经在“金花书店”下过一个订单,它的图上显示的是一大堆资料,定价为60元,与其沟通后,以50元成交。我将款汇去之后,他寄来的却是两张字大行稀的手写稿,而且还是复写的。这就是明显的欺诈了。我再次与其交涉,他只是道了两句歉,就再也没有下文了。我这50元钱,等于只得到了两张废纸。现在,他的这件东西(包括照片),仍然堂而皇之的挂在网上,明目张胆的等待着再次上钩的消费者。再比如,我曾经拍过一家叫做“钟琴书屋”的一套书,将款汇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音了。我多次发短信与其交涉,都是泥牛入海。不但如此,他还扣除了三倍佣金。幸亏我此时学会了维权,就向客服投诉,还好,把钱追回来了,但扣除的佣金却再未回来。最令人气愤的是,明明拍了书,汇了款,书也寄来了,卖家自己却忘了,又扣除了三倍佣金不说,还到网站投诉。此事客服也查过了,证明书确实已经收到,但那投诉仍然挂在我的信誉栏里,我也不懂为什么。这种交易完成后再次被扣除佣金,并被投诉的冤枉事我还经历了好几次,又懒得交涉,只好听之任之了。
至于网站方面,当然也有机制不完善,对买家方面保护不够,以及客服人员服务态度不认真,能力低下等问题。这方面,我也有不少经历。比如对买家的保护方面。卖家起码可以以拉黑名单、扣除佣金等手段来保护自己,而买家除了投诉,则只能束手无策的任人宰割了。客服人员当然大部分态度热情,办事效率也很高,但有些人员,不知是态度不认真还是能力低下,对投诉的内容都搞不清楚。即以这次投诉为例:我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写成文字,交代的一清二楚。事情的核心就是卖家与买家达成协议之后,卖家提出取消交易。交易取消后,他仍然以未及时付款为由,扣除了三倍佣金。我向网站投诉,客服人员大概连我的投诉文章都未看完,对“早已达成协议”视而不见,仍然再三强调我未及时付款,是我违约在前。并说,交易完成后,渠道关闭,网站不再受理投诉,买家要求退还佣金,只能与卖家私下里沟通。这实际是把消费者拒之门外了。无可奈何之下,我只得把事情的经过写成文章,发在论坛里,卖家这才感到了压力,经过客服人员的协调,卖家退还了佣金,我删去了文章,此事才告一段落。其实,如果客服人员认真一些,抓住问题的核心,积极的协调,恐怕问题早就解决了,也用不着闹得三方都翻了脸,最后还仍然不得不通过协调解决。
综上所述,孔夫子旧书网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功劳仍然是很大的,也是主要的。通过十多年的交道,我对它有着很深的感情。爱之深,恨之切,其实是恨铁不成钢。所以,我愿它办的越来越好。希望它不但仅限于是个旧书的交易网站,还要成为沟通卖家与买家情感的桥梁。我相信,这绝不是我的过分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