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记
(2015-07-30 03:38:06)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说来惭愧,我坐了大半辈子的车,也管了许多年的公车,却始终没有学会开车。不是没有机会与条件,而是不感兴趣。当年有个司机曾经半开玩笑的向我建议:“主任,你管着这么多车,干嘛不自己学着开?俺们省事,你自己办个私事也方便啊!”我也故意用玩笑的口气回应他:“我也不图那个方便,你也别想省那个事,你将就着伺候我吧。”对方也不好再说什么,我呢,办什么事自然是仍旧坐公家的车,包括公车私用。
后来,内退下来了,没车可以随便支配了,而自行车早已丢下二十多年,都不会骑了。很多人退休后,都用骑自行车作为一项锻炼项目,我也曾经试过。但一试才发现,由于多年不骑,技术已经很生疏了。前面有个坑,心里明明知道该捏闸,但手却跟不上脑子了,硬是把车子骑到坑里。从此也就彻底断了“重拾”自行车的念头。后来,孩子们专门买了辆电动车,倒是成了老伴的“专车”,上街买菜都用它,我则连试也没试过。有几次有急事,我说坐出租,老伴嫌不方便,干脆用电动车带着我。一个大男人被一个女人带着在马路上跑,难免有人侧目。我虽然满身的不自在,但也无可奈何。所以,平时一般出门,近处就不行,远处就坐出租,但也没觉出多大不方便。至于出市区,用车有三个渠道:一是用原单位的公车,可以省了加油费、过桥费什么的。仗着原先的老面,偶尔要个车,谁也不好意思拒绝;二是租车,租车费就由在单位上有点权的朋友给报销了;三是用朋友的车。朋友知道我不会开车,退了之后肯定不方便,每次见面总说:“你用车就打电话,绝对随叫随到。”所以,偶尔用一下,朋友也不会不高兴。
老伴倒是对此有点不以为然。她一是嫌老是麻烦人,二是觉得白用人家的车过意不去,三是省了车钱却费了饭钱,饭钱比车钱还多。我呢,知道她说的对,但总觉得刚刚退下来,花钱租车就好像找不到车用,面上有点过不去。仿佛能用不花钱的车,脸上就有面似的。
但是,后来总算是想通了,原因还出在孩子身上。有一次春节后,儿子急着回上海,要到天津坐飞机。我们这儿离天津还有二百多公里,既有火车,也有汽车,交通方便得很;如果从沧州出发,还有免费的大巴直通机场。可是儿子却嫌麻烦,直接租了辆出租车,花了四五百元。而且,儿子还劝我们:以后该花的钱就得花,别老是那么省着,咱家又不缺那点钱。后来想想,儿子说的也有道理。是啊,借着过去的老面儿,单位的公车固然可以用,但一次两次都好说,用得频了,连你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而且,你用到什么时候呢?现在你人走了,茶还未凉,是因为走的时间还短;时间长了,多热的茶也得凉了。等你的熟人都调走或退休了,你再找单位用车,大概人家连理都不理你了。尤其是当前反腐倡廉,对公车私用控制的很厉害,管车的朋友虽然不好拒绝你,但人家肯定很为难。再说,万一路上出点什么意外,人家根本没法向领导交代;用朋友的车也是如此。即便抛开费用不计,大家都很忙,光是时间就搭不起。想来想去,终于想通了:豁出花钱租车,什么难题都解决了。至于自己那点虚荣心,早就不该有了。再有,那就是拿着自己太当回事,等着人家都拿你不当回事的时候,你再想拿着自己不当回事也晚了。趁着现在都撇不开情面,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还能图个长远,也就是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其实,我也有开出租的朋友,只是过去不好意思用他们,因为大家关系不错,坐他的车,他不好意思收钱。但是,用陌生人的车太不方便。于是,干脆对跑出租的朋友直接说明:不用不好意思。这次你不好意思收钱,下次我就不好意思再用你了。反正用谁都得花钱,干嘛这钱非得让别人挣了去呢?再说,用朋友的车,我还图个方便呢。跑出租的朋友听了,觉得我说得也有道理,也就达成了谅解与默契。从此,我在用车的时候,再也用不着那么纠结了。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