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斤卖书

(2015-07-20 04:48:54)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论斤卖书

朋友打电话来,说在烈士陵园附近,有一马路书摊,论斤卖书,13元一市斤。今日上午,我与朋友余君到那里转了一遭,摊子果然铺得很大,排出去老远,都是一些大部头的名著之类。书籍装潢的都很豪华,印制的也很精美;当然,价钱也很不客气,动辄就是几十元、上百元,甚至上千元。这种豪华版图书的大肆泛滥,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刚刚走下神坛的那个时代。利用书籍发财,这是一些不良商家钻了体制的空子。把一些名著简单的编辑一下,标上吓人的价格,推销对象是机关学校。因为他们买书都是公款,不用自己掏腰包。推销者暗地里给购书的经办人一点回扣,然后以全价卖给公家。这样,卖的与买的都得了实惠,亏的只是公家,所以,生意很是热火。这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书,虽然生存正版,其实,也并不见得都是正当渠道来的。有些出版社与发行商共同作弊,版权页上的印数只是象征性的,为了逃税而已;印数之外的,都是偷偷地用正版盗印的。这样一来,书的印刷成本就很有限,促销的时候,往往是打折打得很厉害,七折八折,甚至一折二折的都有。

后来,国家政策收紧,书商的财路被截断了,一大批这样的书籍被囤积下来。随着网上买书方式的兴起,这种书终于找到了新的销路。我就是在网上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不少在书店想都不敢想的名著。因为大多属于“正版盗印”,与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非法印刷不同,印刷质量还是不错的,对于钱袋子很紧的读者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我这个在网上买旧书已经十几年的“老买手”来说,我明白,所谓的论斤卖书不过是商家耍的一个噱头,一种促销手段罢了。我核算了一下,价钱也并不怎么便宜,也就是半价而已,比网上卖的那些书比起来,其实仍然不便宜。更主要的是,这儿卖的,几乎都是“大路货”,没多少有新意的书。我与朋友都觉得有点失望。但,既然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回吧?我俩几乎是同时想到了一个词:“贼不偷空”,于是,大笑着各自买了一本,我买了一本中国华侨出版社的《诗经·楚辞》,厚厚的一大本,上秤一称,二斤露头,实收30元。

在回来的路上,心里还在感慨:在一个文化论斤卖的时代,文人们还自以为“唯有读书高”,真是武大郎吃焖饼——觉胀不觉闷的傻逼一个罢了。

                                                                               2015-7-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谁更英雄?
后一篇:晕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