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连篇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札记 |
《钟馗传》,烟霞散人、云中道人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0年12月一版一印。
“鬼话连篇”的原意是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但这里所谓的“鬼话”,是人说的,不是真正的鬼话。到底真正的鬼话是什么样子?终于在《钟馗传》里见到,算是开了眼了。
钟馗到处捉鬼,鬼们怕了。几个走投无路的鬼居然想效法李白醉草吓蛮书故事,由一个“文化鬼”起草了一份“鬼书”,送到钟馗手里,企图以此来吓住钟馗。这篇奇文很有趣,不长,抄在下面:
年家侍教生某等顿首,书奉钟馗老先生将军麾下:
盖闻先王治世,各君其国,各子其民,彼此不争,凡以息兵也。先生不知何所闻而来,竟将生等一概要斩。即以斩论,孟子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生等既非君子,亦非小人,不应斩也明矣。而先生必欲斩之!先生既欲斩生等,生等独不可斩先生乎?如其见机而作,乃属其阴兵而告之曰:敌人之所欲者,吾头颅也;我将去之,不亦善乎?”若犹未也,生等赫然斯怒,爰整其旅,将见弓矢斯张,干戈戚扬,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先生其奈之何!统希酌量,勿贻后悔!不宣。
这封战书先是义正词严的搬出先王之时彼此不争的先例,把自己居于道德高地;又引用圣人之言,说明钟馗要斩自己“不应斩也明矣”。请注意,他在这里是偷换概念。孟子原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说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 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这里的“斩”,意谓断了,没法再继承,他却故意说成是斩首的“斩”。然后,话题一转,用威胁的口气说道:“先生既欲斩生等,生等独不可斩先生乎?”并用“生等赫然斯怒,爰整其旅,将见弓矢斯张,干戈戚扬,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之类的大话与夸张的后果来吓唬钟馗。由此可见,无论如何龌龊的鬼或人,都会先将自己装扮成道德的楷模,讲一番大道理;然后再虚张声势的吓唬一番,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等到真正刀枪相见的时候,他的虎皮一下子就被戳穿了。
这样拙劣的“空城计”,自然吓不倒钟馗。钟馗一路挥斩而去,各种鬼们望风披靡,被杀的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