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有品
(2015-05-17 02:59:51)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散文 |
我喜欢旅游,但不喜欢买纪念品。这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当然是钱的问题;如果抛开钱的因素,也还觉得现在景点上的所谓纪念品几乎都是大同小异,根本没有多少本地特色。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都是顺手买点便宜的小玩意儿,比如香山红叶、南京雨花石之类。回来往书房一丢,也许多少年也不再瞥它一眼。
老伴比我更甚,她买的纪念品基本都是既经济又带点实用价值。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一件是在河南云台山的峡谷里捡的一块石头,椭圆形,光光滑滑的,呈黑灰色。当时我问她,捡这么傻乎乎的东西干嘛?她好像不愿让人听见似的低声说:“回去做茄粘,压在挤干茄子水分的盖帘上,最好用了。”老伴制作茄粘有一套,朋友们尝了都说好吃。现在,每年做茄粘的时候,我就会看见那块石头堂而皇之的压在盖帘上,心里很是佩服老伴发现物品的实用价值的目光;第二件就是在黄山采摘的一把竹叶。当时我就明白她的用意,中秋节包粽子用。我只是小声的提醒她,别让人家看见,采摘景区的花花叶叶是要罚款的。她赶紧把采摘到的竹叶塞到包里。每当中秋佳节,吃着用那把竹叶包的香甜的粽子时,她总会用一种不无得意的口吻说:“当初要不是我,你吃得到这么好吃的粽子吗?”我只得连连点头。还有一件就是最近这次去青海茶卡盐湖时捡的一块半拉砖头大的盐块。在去的路上,导游芳姐就介绍说,茶卡盐湖的盐,用来腌咸菜最好了,既好吃,又不容易发霉变质。老伴记在心里,在盐湖果然就见了这么一块。我对此有点不以为然,而芳姐却很是赞成,特意给了一只塑料袋装进去。回来之后,老伴就用它腌制了一坛糖蒜,果然味道很好,心里不得不佩服老伴的先见之明。
不过说实话,当初老伴捡这些纪念品的时候,我是不以为然的,甚至觉得有点焚琴煮鹤的感觉,怕被人说俗气。但事后一想,不对,怕人说俗才是最大的俗,俗到怕人说俗的地步,天下之俗,莫此为甚。当你吃着美味的茄粘、粽子与糖蒜时,你就不会认为她俗了。每每想到这里,就不免脸上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