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聚会
(2015-05-02 03:09:21)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散文 |
大姐从天津来,而二姐与五妹也分别从老家来泊头办事,大家不期而遇,都感到有点意外的惊喜。
在父母的六个子女当中,我是唯一的男丁。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女儿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我这个做儿子的,就成了这个大家庭唯一的“顶梁柱”。父亲去世早,2007年,母亲去世,我们这几个都已成家的姐妹都成了“没娘的孩子”。母亲下葬后,在老家等待“圆坟”的那几天,没有事做,姐妹们就借机聊天。有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就像一只只风筝,线在父母的手里牵着,他们的手一禁,我们就都飞回来了。如今父母都没了,这根线也就断了。姐妹们都有各自的家庭,又散居各方,以后再见面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说到这儿,大家都很伤感。我既然是这个大家庭的“顶梁柱”,自然就是这个大家庭的核心,也就有义务将姐妹们聚拢在一起。由我提议,每年春节后,大家在我家聚会一次,没有特殊情况,谁也不能缺席。大家自然都很赞成,于是就有了每年一次的姐妹聚会。
然而,今年春节的聚会却不太圆满:大姐家的外甥结婚后在天津安了家,去年添了孩子。作为爷爷奶奶,大姐夫妻俩在为有了隔辈人高兴的同时,却不得不担负起了看孩子的重任;加之外甥媳妇因病做手术,大姐夫妻俩就更脱不开身,所以,今年的姐妹聚会也就少了大姐,大家都觉得很遗憾。
今年五一,外甥放了假,外甥媳妇的病也好了,早已归心似箭的大姐夫妻再也摁耐不住,说什么也要回家看看。于是,就由外甥开车,拉着一家人回到了泊头。恰巧二姐与五妹分别来泊头办事,于是就有了这场不期而遇的聚会。
大家好不容易见一次面,自然有说不尽的话。喝酒时说起我家儿子已经登记的情况,说明年也许就能有孩子了。我们老两口子也得奔赴新的“岗位”,去上海为儿子看孩子。我不在家,娘家没了人,姐妹们仿佛就没了“主心骨”,每年一次的姐妹聚会恐怕也就搞不成了。老妹妹说:“一想起来,俺就觉得像没了家一样。”说到这里,大家都不说话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妹妹说的是实话,也是不可避免的残酷现实。
为了缓和气氛,我故作轻松地说:“没问题,顶多是一年的功夫,等孩子断了奶,我就把他带回来,到那时大家就可以再次聚会了。”可话只是这么一说,大家心里都明白,到时候孩子的爸爸妈妈舍不得离开怎么办?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就像《三国演义》里所说的:大凡天下事,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在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大家就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尽量多见面、多聚会,父母不在了,姐妹们要互相抱团取暖,力争把自己的晚年过的好一点。对这一点,大家都说对。